直播带货公益扶贫,文化名家阮仪三、王小鹰聊古建保护和文学之路,梅陇镇名厨周晓敏和美食家沈嘉禄畅谈海派美食,还有专业医师的养生知识、文旅产品的推介……很难想象,一场关于“越剧”的直播,竟然容纳了这么多元素。而这场直播的主持人,除了上海越剧院演员杨婷娜和赵一兰外,还有一位虚拟up主小虾鱼。
5月23日,上海越剧院联合青年报社、上海青旅集团、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等多方合作,共同举办了一场 “美好生活”专场直播。这场极为“跨界“的直播在陆家嘴“魔都三件套”环绕下的吴昌硕纪念馆实景拍摄,同时也是上海互联网青春生活节的一大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这场直播都和以往的演出直播大为不同,让人耳目一新。
按照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的说法,“我们这次的‘美好生活’直播是把越剧作为了贯穿的主题,然后把各种年龄层和各个阶层需求都融合在里面,把所有的美好生活都能够包括进去。这其实就是做了一档越剧综艺,也可以看作一档越剧脱口秀,是我们的直播3.0版本。”
从今年2月开始高频率尝试网络直播,短短4个月时间,上海越剧院已经实现了“三级跳”,从最初播放演出音像资料的线上剧场,到之后专门为直播策划录制演出,直至如今这场融合各种元素的越剧“综艺秀”。而在这背后,是传统戏曲希望不断通过新方式“吸粉”,并能大量吸引年轻人的初衷。
《春香传·爱歌》王婉娜、忻雅琴
梁弘钧透露,此前,上海越剧院2.0版的4场直播流量达到了超出预期的582万,平均每场接近150万,而最早1.0版的18场剧目在网上放送流量也达到1110万。因为疫情催生的直播,却让越剧人在网上收获了自信,也由此引发了很多合作的机遇。诸如此次和上海青旅集团的合作,就源自于此前直播引发的关注。
“如何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流量经济,将线上粉丝转化为线上付费或者线下进剧场的观众?” 梁弘钧说,这是他们不断开拓直播形式的动力。短短几个月,尝试了从1.0到3.0版的升级换代,也是希望找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和市场,同时也能更好地摸清直播的规律,将来使之成为剧院的一种常态。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绝不会把剧场里可以看到的演出直接搬上直播。我希望线上线下的演出不是简单重叠的,观众在直播中看到的,都是我们在剧场里看不到的,而剧场里能感受到的完整演出,也是直播所没有的。”
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新形式
和很多表演团体一样,上海越剧院在此前的“云直播”、“云教学”等各类直播中,尝试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手段。
诸如“云直播”2.0版本的的四场现场制作直播演出中,3场是演唱会,分别以上海越剧院以下属三个团为单位,每周末推出一场演唱会,名家汇聚、流派行当齐全之外,因为是网络演唱会,上海越剧院尝试了虚拟数字化制作。通过前期实景拍摄和现场数字化空间的叠加运用,演员在不同的场景中表演,感受不同于剧场内、舞台上的表演效果。
而在这一次的“美好生活”直播中,表演节目、嘉宾访谈和虚拟主持等各个元素结合,为此,剧院请来了专业团队参与直播。
受邀担任主持的虚拟UP主小虾鱼是一个卡通形象,但借助安置在头部与肢体上的传感器,通过光学动作捕捉真人动作和表情,将数据同步到虚拟角色上,以完成直播的主持角色。最关键的是,她这一次为越剧特色而量身定制,不仅唱了“五音不全”版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还和“宝哥哥”杨婷娜在主持过程中多番互动,以“出圈”心态与互联网相拥。
《红楼梦·读西厢》俞果、陈敏娟
此外,直播还采用了高清大屏端等科技手段。梁弘钧表示,直播节目首先必须精心策划,其次是用高清符合大屏端需求,这样才能让观众不觉得“糙”,高品质的直播才可以让人真正停留下来看节目。
在新技术之外,他们也注重和全网平台合作,每次都有12家左右平台直播,吸引不同类型和年龄层受众。其中诸如B站、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对于剧院青年粉丝的数量导入有很大效果,也再度拉低了越剧观众的整体平均年龄,35岁以下粉丝群体比例大幅上升。
首次尝试直播带货等新内容加入
在新技术之外,直播内容的边界也在不断开拓。梁弘钧说,直播肯定是围绕越剧展开,但也可以涵盖“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里面有关于古建筑和城市文化、有关于海派美食、文学和养生等很多内容。这种对内容的多维度延伸,也是希望能涉及更多人群,开拓越剧受众面,拓宽演艺市场。
尤其特别的是,这次直播首次尝试了时下最火爆的直播带货,而带的货是扶贫公益产品。梁弘钧介绍说,这个直播带货也是缘起于他们最近在创作的一部扶贫题材新剧,因为去采风,和当地的扶贫干部都建立了联系。得知上海越剧院有直播,当地干部也积极联络,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更多推广当地的农副产品。
直播中,参与带货的是上海曾经的援滇干部浦毅清,以及上海越剧院的演员张艾嘉,而产品有来自云南楚雄的火腿、腐乳、蜜饯,元阳的梯田大米、咸鸭蛋,也有贵州正安的白茶、高原黄花菜等。对于一个越剧男演员来说,直播带货可以说是一次职业生涯新挑战。
阮仪三参与直播访谈
此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也来到现场参与了直播,享有“古城卫士”美誉的他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越,就吴昌硕纪念馆的保护谈起,在直播中介绍了中国古城古镇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成果。
作家王小鹰第一次尝试网络直播
沪上知名作家王小鹰是越剧多年的“忠粉”,但她却也是第一次尝试“直播”这个形式,讲述了越剧与文学之间的深厚渊源,以及自己因为越剧最终走上文学道路的人生经历。
直播中有趣的还有两位“海派”代表:海派文化专家沈嘉禄、与上海梅龙镇酒家海派川菜第四代传人周晓敏畅聊上海美食。之所以请来梅龙镇酒家大厨,也是因为这个历史悠久的饭店,与越剧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当年“越剧十姐妹”也与之有很多缘分和故事。
直播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青年旅游集团总裁胡喆在现场介绍了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新想法和新项目,也谈及了未来希望与越剧合作,共同推出让年轻人探索了解传统文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在胡喆看来,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就是真正的美好生活。
当然,在所有新内容之外,整场直播的核心还是原汁原味的越剧经典,演员则是上越的新晋中生代与最年轻一代。为了这场直播,演员们4个月来终于第一次粉墨登场,扮装表演。除此之外,借助网络直播的全新手段,在演出间隙,观众也可以随着镜头探秘“后台”,还有专业的装服化妆老师现场还向观众讲解了《盘夫》造型头饰及服装的种种“门道”。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