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新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在2012年的电影《林肯》。两者都是关于抉择,林肯要在废除奴隶制和和平之间选择,《华盛顿邮报》的女主角,凯瑟琳·格雷厄姆(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则要在新闻伦理与家族企业之间做出选择。
与前作的宏伟视角不同,斯皮尔伯格这次用更为细腻的镜头对准了一位70年代的报界女性。透过这部电影,他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做历史的讲述者,而是想用历史对这个轰鸣变换的时代做出回应。
如果要讲这个故事,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电影《华盛顿邮报》剧照
电影介绍
故事从五角大楼文件泄露事件改编而来。由《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牵头,媒体揭露了历任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对民众的巨大谎言,并在美国本土引起了反战浪潮。彼时《华盛顿邮报》还是一家小小的地方报社,家族企业。
经此一役,逐渐成长为了拥有国际威望的报纸。这在美国算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不过,在特朗普当政公开打击新闻媒体的今天,这个故事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他用一种几近理想主义的态度讲述了新闻自由和民主政体,并用邮报在这场战役中的胜利为当今内外交困的新闻媒体摇旗呐喊。影片中女主角的刻画则和哈维·韦恩斯坦性丑闻之后好莱坞的又一轮女权运动遥相呼应。
然而,正如斯皮尔伯格所说,“讲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故事本身”。我们暂且抛开与热点有关的解读,也回到故事本身。
与《林肯》一样,这部电影也用战争开场。虽然两部电影的战争场面都极尽克制,但后者明显着墨更多:交代背景,呈现政治家的阴谋,给人物足够的驱动力也给观众留下悬念。再转向媒体,徐徐讲述一个因丈夫去世而不得不接管家族企业的女性如何立足的故事。在七十年代,凯瑟琳这个角色像一个符号。
在她的前半生,代表着那一批被教育相夫教子的女性,甚至她父亲在过世前把企业传给她丈夫,她也觉得理所当然;后半生却又不得不赶一趟女性主义的浪潮,学着做一个独立女性之余还要担负偌大的责任。披露五角大楼文件的接力棒传到了她的手上,如果她选择揭露真相就要承受企业破产的风险。
两条线索都足够完整,但电影编剧利兹·汉娜在接受《电影手册》采访时谈到: “与其在两条线索中寻找平衡,不如以凯瑟琳的人物塑造为主。” 这造就了凯瑟琳·格雷厄姆这样一个迷人的角色。她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她的强大,而在于她的脆弱,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如履薄冰。这不是一个时下泛滥的神奇女侠一样的人物,却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电影花费很多篇幅展现凯瑟琳的私人聚会,与会者正她新闻的当事人。这些社会交往更为立体的刻画了这样一个人物:出身上流社会,交往名流政要,工作职责却是监督他们。这些人于她不是由证据、文字和图片组成的新闻人物,而是她和她的家庭一直以来的朋友。
这也是许多新闻人面临的问题:如果与政要交往过密,如何保证新闻的严谨与公正?正因如此,她在电话会议上的最终决定便产生了另一重意义:新闻人如果要选择拥护真相和新闻自由,就不应该从属于任何团体。
相比之下,她的搭档,本·布拉德利(汤姆·汉克斯 饰)这个角色,一直坚定、理智,完美的样板新闻人模样。直到他终于在他太太的提醒下明白凯瑟琳比他付出更多,才添了几分惊喜。
在拍电话会议这个镜头时,斯皮尔伯格将摄像机设在了凯瑟琳的上方,灯光昏暗。在这个俯瞰的机位下凯瑟琳的脆弱和迷茫展露无遗。电话里传来各色的声音,赞同的,反对的。镜头也随着声音轻轻旋转,展示了凯瑟琳心中摇摆和挣扎。
但镜头一直是俯瞰的,直到她终于下定决心,画面才拉到她的正面。观众蓦然看到她慌乱的表情,这一刻便有了更加触动人心的力量。她颤抖而语无伦次地说道:“Let's- Let’s go……Let's-Let’s do it……Let’s publish.”
斯皮尔伯格深知如何调动镜头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有的信息都具化到用行动来表现。凯瑟琳开完会在办公室凝视丈夫的遗像,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她对这个新的社会身份的不适应。
在律师质问新闻记者,他的材料来源是不是和《纽约时报》一样时,剧本上只有简单的对话。斯皮尔伯格把这个对话具体到了两个人之间的逼近、追赶、逃避……两人之间产生的张力和弦外之音就更加丰富。
在拍摄一个嬉皮士把五角大楼的部分文件放到一个记者的桌上这一段时,原剧本情节非常简单:这位记者直接把盒子拿给了本·布拉德利。仅此而已。然而斯皮尔伯格在现场要求联合编剧乔西·辛格加入秘书和其他更复杂的进程。
于是这个场景变成了记者捧着盒子先经过一个秘书,又一个正在开会的办公室,被驱赶,最后才进入到本·布拉德利办公室。这位记者小心翼翼的动作,以及时间的延长都使观众的视觉中心放在这个鞋盒上。这难免会使人联想到这个鞋盒的隐喻。
斯皮尔伯格一向爱用这一招,比如《夺宝奇兵》中的圣杯。在这部电影中,这个盒子里装着未经揭露的真相。
在影片末尾,尼克松背对窗户,下令禁止《华盛顿邮报》踏足白宫,给人以阴森遥远的感觉。他话音未落,镜头就转到水门被人入侵,暗示水门事件以及《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调查案中立下的汗马功劳。给了尼克松一个爽快的耳光。
电影《华盛顿邮报》海报
结 语
这是一个报业黄金时代的故事,奔跑的实习生,新闻至上的报人,庞大的印刷机器,从大卡车上扔下的报纸。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个时代报业面临的诸多难题:财政窘境、互联网冲击、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等。新闻从信仰变成了商品。
影片并没有塑造一个战无不胜的女主角,只是赋予了她勇敢和信念,在磕磕绊绊的探索中逐渐获得自信与尊重。这是对女权更深层次的阐释:女权不是强势女性的专属词汇,而是女性为自己赋能,面对未知也不要失去尝试的勇气。
(编译:葡萄圆了)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