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專機早上6時在松山機場起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亞太日報訊】綜合媒體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8日登上南沙群島最大島嶼——太平島,看望駐島人員併發表談話。他表示,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其週遭海域的主權歸屬不容置疑。希望南海爭議各方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
馬英九表示,南海諸島最早在西漢時期(公元前1世紀)被先民發現、命名與使用。最晚在清康熙年間(1721年以前)開始,已將南海諸島正式納入海防體系,進行巡視和管理。1912年後,政府相繼在1935年及1947年出版南海諸島的地圖中,向國際社會重申對於南海諸島及週遭海域的主權。
他表示,現階段將致力打造太平島成為“和平救難之島”、“生態之島”與“低碳之島”。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7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就馬英九將前往太平島一事應詢表示,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
闡述登島四重目的
馬英九辦公室于上午11時38分發布馬英九在太平島談話。針對目前南海的複雜局勢,馬英九發表談話時表示,太平島絕非岩礁,而是島嶼;國際社會上有人質疑,可能因他們從未到太平島實地瞭解,歡迎他們到太平島瞭解事實真相。
據台灣“中央社”1月28日報道,馬英九28日上午率相關部會官員及學者前往太平島,闡述他此次登島的四個目的,包括在春節到來之前慰問駐島人員、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說明推動太平島和平用途、澄清太平島法律地位。據瞭解,“海巡署”南部機動海巡隊所屬的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高雄艦,配合海軍艦艇,25日就已出發加急先行航抵太平島。
而有關太平島國際法地位,馬英九表示,太平島有足以“維持人類居住及其本身經濟生活”,絕非岩礁,而是島嶼,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第121條的“島嶼”定義,因而除“領海”之外,有權提出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主張。
馬英九表示,解决南海爭議具體主張是“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
馬英九說明實踐“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包括“要合作,不要衝突”、“要共享,不要獨占”、“要務實,不要僵持”的“三要三不要”架構,幷提出“一條可行途徑,兩項必要說明,三個推動進程”。
馬英九說,“一條可行途徑”是“擱置爭議、整體規劃、分區開發”。
針對馬英九赴太平島,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三要三不要”架構
“三要三不要”架構分別爲“要合作,不要衝突”:建立各項有助南海和平繁榮的合作及開發機制,將“主權爭議”留待日後透過和平方式解决;“要共享,不要獨占”:合作及開發機制應讓所有區域內各當事方平等參與,共享資源,以免損及任何一方的權益,以及“要務實,不要僵持”:先從對各當事方都有利且容易形成共識的面向著手,務實漸進推動各項合作,以免各方因堅持己見而錯失合作契機。
“一條可行途徑”
“一條可行途徑”是指“擱置爭議、整體規劃、分區開發”。而“兩項必要說明”則是區域內各當事方都須納入協商機制,共同爲南海整體規劃進行合作協商,以及這個合作協商機制是一個具實用性質的臨時安排,不會損害各當事方的主張或阻礙未來在南海地區達成最終協議。
而有關台方制定的近程、中程到遠程的三階段推動進程,馬英九强調,在近程方面,必須共同“擱置爭議”,各方應盡速展開多邊對話協商,達成擱置“主權爭議”的共識,也應承諾依據“聯合國憲章”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相關國際法的原則與精神,以和平協商代替武力對抗,避免采取任何影響南海安定與和平的行動,保證航行及飛越自由與安全。在累積足够互信後,各方另應協商制定南海地區海、空意外相遇規則及相互設立熱綫等安全機制。
在中程階段,則要推動“整體規劃”:各當事方應依據相關國際法的原則與精神,共同建立合作機制,進行包括“生物資源的養護與管理”、“非生物資源的探勘與開發”、“海洋環境保護與科學研究”、“海上犯罪的防制”、“人道援助與灾害救援”等重要議題的協調與合作。
在遠程階段,馬英九期待可以實現“分區開發”:在整體規劃的架構下,建立分區開發機制。各方可經由雙邊或多邊的合作,劃設暫定合作及開發海域,建立共同管理監督機制,以進行分區、分階段的合作及開發,達到平等互惠的雙贏成果。
美方稱馬英九登島違反警告
據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道,外媒稱,就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8日前往太平島,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表示,美方人士認爲馬英九登島違反美國對各南海主權聲索方的警告,此舉將開讓其他國家和地區領袖仿效的先例。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1月27日報道,針對馬英九的登島舉動,白宮國安會和美國國務院都尚未做出回應。
報道稱,現任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副總裁包道格回復記者詢問時表示,就他瞭解,美國政府內外人士認爲馬英九前往太平島違反美國對所有南海主權聲索方不要改變現狀,或采取可能導致緊張的舉動的警告。
他說,這些人士認爲,馬前往太平島會開了其他國家和地區領袖仿效的先例;而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在太平島說了或做了什麽,都可能讓台灣詮釋1947年畫設的11段或9段綫的涵義遭到外界質疑。
包道格說,馬英九去年12月計劃前往太平島延期,因爲台北和華府尋求消除馬英九登島意圖的誤解,或許當時的誤解如今已消除;如果誤解仍在,他預期美國發言人對馬英九此行會冷漠以對。
另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27日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8日前往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視察,宣示對南海的主權。這是他任內第一次,想必也是最後一次登上這座南海島礁。
兵家必爭之地? 南沙太平島爲何如此重要
太平島長1420米、寬402米,面積約0.51平方公里,島形狹長,是南沙群島最大的自然島嶼。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軍隊太平艦自日軍接收而以該艦命名“太平島”。目前,島上有臺當局“海岸巡防署”人員和臺海軍氣象人員駐守,設施有機場、碼頭、燈塔等。
據環球時報報道,27日上午,馬英九在台北出席活動被媒體追問:“登太平島是兩岸聯手鞏固南海嗎?”“是美方壓力减弱了嗎?”香港中評社稱,馬英九微笑但幷未做答。
台灣“中央社”27日描述說,太平島是南沙群島的主島,面積約0.49平方公里,目前台灣“海岸巡防署”官兵駐守在那裏,島上有淡水,設施配有機場、碼頭、燈塔等,能維持人類居住及經濟生活。在地理位置上,太平島東北距台灣左營港845海裏(約1600公里),北距海南島榆林港550海裏,西距越南金蘭港330海裏,東與菲律賓巴拉望相距約200海裏,扼南海航道之要衝。
台灣《聯合報》同日刊文報道稱,“一直以來,太平島的主權爭議仍存在多國的版圖劃分中,包括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文萊等,皆與台灣一樣,各自聲明在太平島有或大或小的主權”。爲何太平島如此重要?報道稱,太平島享有包括軍事、政治、法律及生態共四方面的價值,若遇戰時,一旦《美菲防禦條約》啓動,日本《新安保法》也將連帶生效,届時誰擁有太平島的軍事主權將可監控各方軍事活動,下一步就是建雷達站。若台灣搶先將雷達系統送上太平島,届時有效掌控鄰近島礁的軍事部署,藉以提供精准情報,太平島將躍升爲具有軍事價值的島嶼。其次是政治話語權,“台灣向來在外交上處處處于弱勢局面,若擁有太平島主權,將可成爲參與南海事務的敲門磚”。第三,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擁有該島嶼則可享12海裏領海、24海裏毗連區及200海裏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主權權利”。
“太平島太平嗎?”台灣“東森新聞”日前以此爲題刊文寫道,如今美國已取得菲律賓蘇比克灣及新加坡樟宜軍港的使用權,越南的金蘭灣則在對美俄待價而沽,如果美國再取得金蘭灣的使用權,那麽在南海則形成一個鐵三角,但三港相互距離遙遠,如果能在這鐵三角中間再有一個够大的島做爲運補及維修基地,支持另外三個軍港,那豈不是就更穩妥了?很不幸,太平島東西介于蘇比克灣及金蘭灣之間,南北則扼住大陸由海南島及西沙群島外出的通道,如果南海起了戰端,太平島將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如果美國要得到太平島的使用權怎麽辦?文章充滿危機感地回顧歷史:夏威夷群島原本還是個獨立王國,在1893年美國暗中參與政變推翻原來的王朝之後,經過60多年七搞八弄也就變成美國的一個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