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章法混乱--土耳其在叙利亚作战中体现出的军事理论落后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张浩

土耳其在近日针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人武装控制区阿夫林发动了代号为“橄榄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意图以强大的武力干涉来改变叙利亚局势中存在的不利于土耳其国家安全的局面,主要包括支援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叙利亚自由军”(FSA),并削弱库尔德人武装,意图阻止库尔德人政权发展壮大,威胁到土耳其安全。

重兵干涉,成果并不明显

为了能够以雷霆之势速战速决,土耳其投入了大量的作战部队,主要是地面作战部队。这其中包括空军数十架作战飞机和土耳其陆军的装甲部队在内的共6400名士兵,他们装备了M60主战坦克、豹2A4主战坦克、F-16战斗机、T-129武装直升机等堪称先进的武器装备,算上1.5万名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人员的支持,很多人认为土耳其一定会毫不费力的结束作战,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土耳其竟然损兵折将,8天的军事行动,已经有大量坦克和两架武装直升机被击毁,士兵伤亡已经达到数百人,虽然比起库尔德人武装的损失,土耳其的损失并不大,而且也夺取了几块区域,但是这样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双方巨大的军事实力差距。

近日俄罗斯专家指出,土耳其的地面部队,缺乏有效的立体支援。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难道给予足够的立体支援,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吗?非也,实际的问题只有一个:土耳其在军事作战理论上存在漏洞。此战,土耳其人并非没有投入足够的空中力量,空军数十架F-16就加入了战斗,然而收效不大,自己还被击落了两架T-129武装直升机,还有多架无人机被击落,继续在狭窄的交战区域内投入拥挤的兵力已经毫无必要,土耳其要做的是好好的完善自己的军事理论体系。

空中突击作战理论

有地面机械化部队,有空军战斗机支援,还有武装直升机。这要是在中美俄等军事理论强国手中,则必然会采用空中突击作战理论。这一理论美军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广泛使用,俄罗斯也已经在乌克兰和叙利亚战场使用过,我国也已经于今年建立起了空中突击部队。

该作战思路主要就是运用直升机部队和地面部队的协同,发动机动灵活的攻击作战。它把传统空降作战的空降—夺取—扼守---会合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空中机动—突击—再机动—再突击的全新模式。空中突击部队的战斗编组,由指挥所、警戒分队、支援分队和突击分队(含预备队)四个部分组成。作战实施时,全部兵力分三批、六个波次投放。首批为三个波次,投入的兵力为2个战斗连,一个炮兵连。第二批为两个波次,投入一个战斗连和一个战斗支援连,是空中突击作战的后续梯队。第三批为一个波次,由指挥机关其他支援分队组成。预备队通常为一个战斗排。空中突击部队在战斗中广泛运用了联合作战的思路,并非采用单一军兵种实施,在作战之前,需要依靠空中侦查和地面部队侦查来获悉作战区域的概况,并且地面部队需要将发动空中突击作战的企图和决心告知联合指挥部,联合指挥部将这一方案转交到参与作战实施的其他军兵种部队手里,空中、地面部队都会按照统一的作战企图和决心来实施作战。

在发动作战之前,空中攻击群会执行间接的提前火力准备和作战实施过程中的直接火力支援,来持续有效的压制敌人的地面抵抗力量。空中突击部队还可以得到以下支援:1个空中骑兵组、1个航空营(辖1个攻击直升机连、2个突击直升机连、1个突击支援直升机排)、1个炮兵连、1个“毒刺”防空导弹分排、1个工程兵排、1个情报分排、战斗航空兵组、战术空军控制组、火力支援组。

在空中部队和地面部队实施了有效的联合火力打击和压制之后,空中突击部队开始出动,这些主要由直升机组成的部队,依照命令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结;随后会进行分散的、隐蔽的、迅速地装载。此时,武装直升机部队会进行直接火力支援,通常在机降着陆前的1个小时至10分钟开始,持续至机降着陆前2—3分钟结束。但结束的方式是火力延伸或转移,而非停止。除了以炮兵、导弹等压制敌方目标外,美军还会使用直升机、战斗机警戒、护航,对空中突击编队进行掩护,空中掩护贯穿于空中突击作战的全过程。

直升机飞抵着陆场后,可以直接在目标区着陆,也可以与目标区保持一定距离着陆;既可以在一点分批着陆,也可以在多点同时或者分批着陆。着陆后,突击部队就要开始其作战了,不过这也意味着空中突击阶段的完成,实际上,空中突击作战也时常伴随着攻击航空兵和侦察航空兵的行动,也配合着地面侦察—破坏集群的行动,因此一次空中突击作战往往具备对敌全方位的打击能力。

土耳其作战理论缺失的背后

言及至此大家想必已经明白,土耳其在其地面部队作战的时候,空中的部队也许并没有协同出动,即便是出动了,也不是和地面部队相互协同作战,并没有按照互相支援、提供信息、共享企图和决心的联合作战思路来进行。这一方面是土耳其军事科技的限制,本身土耳其在信息化建设上就几乎为零,但更多的还是理论缺失,毕竟信息化建设只是方便了协同,并不是产生了协同,实质上的联合作战早已经在上世纪50年代萌芽了,比如我国,在一江山群岛战役中,就采取了运用时间表协同的方式来联合海陆空三军的作战,使得登岛部队在登岛的时候得到了来自攻击航空兵群和海上舰炮火力的广泛支援。

以土耳其这样的地区性军事强国为例,他们往往将军事建设的经历放在武器装备的发展和采购上,以为凭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就能获取军事优势,但其实他们都是在用最现代的武器,打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术。

更新军事理论,对于土耳其这样的国家而言容易吗?答案是非常不容易,几近于不可能,原因在于军事理论的更新需要建立高精尖的军事院校来培养理论人才,需要建立军事理论研究所和三军总参谋部等国家军事理论机关,运用理论人才进行针对国家实际内情、外情的情况研究出来的国家安全理论。并且需要动用军事院校和军事科研院所、国家总参谋部等诸多单位合作,广泛论证研讨,逐步探索出基于统一的国家军事战略前提下的部门理论,包括战役战术理论、外交理论、经济理论、科技战略等等,然后将这些细化为军事建设的指导方针,不论是军队的编制更新还是武器的更新换代,都以这样科学制定的理论为基础进行。

美国为此提出了联合集成、联合作战介入等联合作战系列军事理论,我国为此提出了体系破击战等现代化联合作战理论,俄罗斯也有现代大纵深战役学等联合作战理论。这体现的是综合国力的厚积薄发。土耳其显然并不具备以上因素,一个国内政局尚且不甚稳定的中等军事强国,何来统一的军事理论思路呢?


作者简介

作者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

“亚太军情观察”作者均为资深军事记者和评论员,专栏紧扣全球军事热点和动态,为读者解析大国国防政策、地缘军事动向、国际军事技术、新型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等。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亚太军情观察 | 看美国如何打造一支更加致命的军队

亚太军情观察 | 德国海军的困惑--F-125护卫舰惨遭退货

亚太军情观察 | 我国研发出新型防护材料,可抗击加农炮抵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