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科幻电影的历史,对于很多70后、80后而言,1988年上映的《霹雳贝贝》可能是他们对科幻电影最初的认知。在此之后的20年间,国内几乎都没有出现过一部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幻电影。2008年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上映,大家对科幻电影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但终究还是昙花一现,未能形成气候。直到2019年的春节档,这一局面才被彻底打破,随着《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科幻电影横扫票房,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达成共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元年”已经到来。
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中国科幻电影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方兴未艾的国产科幻电影该往何处去?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曾参与过《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被光抓走的人》等科幻电影的编剧和策划工作,十几年来,他始终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坚持本土化的道路。王红卫认为,科幻电影作为一个电影类型要特别注重科幻本身,在此情况下,照搬西方的类型模式可能是一种捷径,但真正能吸引观众的,还应当是中国故事本身。“千万不要去找一个国外成功的科幻电影的模式,然后想怎么把它国产化,怎么把它杂糅一些中国的元素去做,而是应该先找到好的中国科幻故事。”
图片来源:《疯狂的外星人》剧照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上,王红卫表示,经过《流浪地球》的试水,《流浪地球2》的各个环节、各个工作部门相对比较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在他看来,《流浪地球》这样重量级的科幻电影对科幻电影如何锻炼队伍、让团队迅速成熟等方面作出了一个高水准的范例。
《流浪地球》等作品的出现带动了科幻电影产业端的发展。与此同时,近些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国内特效公司天工异彩曾助力《寻龙诀》《悟空传》等国产大片制作。但当下特效公司也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很多特效公司的人才跳槽去了游戏公司。在王红卫看来,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他希望整个行业都更关心和尊重这些做着基础工作的技术人员,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采购方去购买这些技术。
科幻电影热不代表科幻电影投资热。在界面文娱的采访中,王红卫还谈到了资本端对科幻电影的态度。“资本端与其说喜欢投资科幻电影,还不如说他们是更喜欢去用科幻电影的声浪来试探市场。向上面要政策,向下面要响应。事实上,真正的科幻电影投资尤其是大体量的科幻电影投资还是会非常慎重,还是会限定在大IP、大导演、大卡司的范围内。”
关于科幻电影在国内的发展,界面文娱和王红卫聊了聊,以下是对话内容,界面文娱略作编辑。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
界面文娱对话王红卫
界面文娱 :现在大家普遍将2019年视为科幻元年,您是国内各大创投评审的常客了,据您了解,2019年之后科幻项目在创投当中的占比显著增多了吗?
王红卫 :国内直接针对科幻的创投主要就是两个,2019年和去年两届的中国科幻大会影视创投和两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创投。我一直说这种情况很特殊,因为其他任何一个类型的电影还没有过这么有针对性的创投,比如国内没有喜剧创投,没有悬疑创投,或者儿童电影创投。在其他的各类创投活动当中,科幻项目的比例也确实在增加,我觉得增加首先是由于所谓的科幻热鼓舞更多年轻创作者愿意把科幻故事写出来。同时,从各个创投评审的维度来讲,他们也开始知道,以前不太可能实现的科幻项目现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他们也会更乐意把创投项目选进终选。所以说,确实是从2019年开始,科幻项目进入到创投活动甚至于最后获奖的比例大大提升了。
界面文娱 :那质量方面怎么评价呢?
王红卫 :质量方面很难进行比较,因为在此之前既没有专门的科幻创作,其他的创投活动中科幻项目也非常少,要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如果问现在的科幻项目比以前的科幻项目是否有提高,那么我个人看到的情况是,稍有提升,但没有本质提升。但我看到的只是行业的一部分情况。
界面文娱 :上影节论坛上提到更年轻一代的人在创作科幻题材方面会有天然的优势。
王红卫 :对,这个说法并不是基于现在已经写出来的科幻项目,而是基于现在我在做的科幻短片,这个领域的导演相对年轻,和他们沟通起来会更顺畅一些。现有的一些在开发中的科幻项目,如果创作队伍当中不论是编剧、策划,或是导演团队的副导演、助理导演,或是制片人,他们越年轻,可能沟通起来就越没有障碍。我在学校的学生也是这样。比如说我新招的一个研究生原来是电影学院2016级的本科生,她是95后,天生就喜欢科幻,她的电影、看片量,包括一些科幻知识的积累都足够了,她写的科幻项目已经不用打基础了,我会直接把他当成一个科幻编剧去沟通。我们是从这些现象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而不是说已经有多少更年轻的年轻导演拍了科幻长片,或者写了完整的科幻内容剧本。
界面文娱: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科幻文化在国内的发展比之前更成熟了吗?
王红卫:这个是我们科幻圈经常会讨论的问题。其实把《科幻世界》《奥秘》之类的读物当作主流课余读物的年龄段主要是80后,尤其是85后到95前这个时段,我觉得95后对科幻感兴趣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少年时代有所谓科幻热,而只是他们从小接触的,不管是科幻的还是其他的各个领域的读物种类非常多,在这当中会有一部分小孩从众多方向里选择了科幻的方向,那么到他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会愿意选这个方向从业,简单来说就是经济更发达了,大家的选择更丰富了。
而且Z时代确实是互联网原住民,第一代95后1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互联网在国内就相对成熟了,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所以他们的知识积累和85后很不一样。这就导致(科幻阅读)塔尖上的那部分人,到了95后一代基数显著增大了,里头能够出现的人当然就多了。
界面文娱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科幻文化在国内的发展比之前更成熟了吗?
王红卫 :这个是我们科幻圈经常会讨论的问题。其实把《科幻世界》《世界奥秘》之类的读物当作主流课余读物的年龄段主要是80后,尤其是85后到95前这个时段,我觉得95后对科幻感兴趣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少年时代有所谓科幻热,而只是他们从小接触的,不管是科幻的还是其他的各个领域的读物种类非常多,在这当中会有一部分小孩从众多方向里选择了科幻的方向,那么到他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会愿意选这个方向从业,简单来说就是经济更发达了,大家的选择更丰富了。
而且Z时代确实是互联网原住民,95后差不多1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互联网在国内就相对成熟了,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所以他们的知识积累和85后很不一样。这就导致金字塔尖上的那部分人,到了95后一代基数显著增大了,里头能够出现的人当然就多了。
界面文娱 :因为科幻电影项目通常会更重工业一点,如果一个新人导演想去拍科幻电影的话,你会建议他一开始就操盘这样一个项目吗?
王红卫 :那要看项目本身,而不是看是不是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有些导演拍了10部,我也不建议他拍科幻,因为他根本不具备相关的素养和能力,他只是想跟风。但对于有的青年导演来说,虽然只是第一部作品,但是如果剧本上的思考是成熟的,依赖经验制作的成分相对较低,或者说能够找到人帮他,他当然可以拍科幻片。这一定是因人而异的。
说到重工业,其实对这个词是有争议的,你如果说一部电影是一个大制作的片子,可能更容易理解。《长津湖》《封神》算重工业吗?他们都是重工业,那如果这样看的话,你会发现《流浪地球》在重工业电影当中也没什么特殊的了,除了它是科幻之外。大量的科幻电影并不是大制作的电影,像《Her》的体量就很低,更不要说像《彗星来的那一夜》这种花了5万美元拍出来的电影,但你能说它不是科幻电影吗?
图片来源:《彗星来的那一夜》海报
界面文娱 :你接触到的这些比较新的科幻电影项目有哪些比较统一的问题?
王红卫 :做什么方向的都有,不管成不成熟,科幻电影的各种门类都有覆盖。问题的话,最重要的还是逻辑的问题,包括电影逻辑、艺术逻辑、科学逻辑、市场逻辑等等。如果要细化来说,相对比较欠缺的其实是还是基础的科学知识和电影意识。就像之前在论坛上韩松老师说的那样,很多时候不是科幻不好,是电影不好。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科幻电影不是独立于电影行业规律之外的领域,电影行业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科幻电影中都会存在,没什么特殊的。所以我一直说的就是,中国电影不用太急,不用太快。每年不要开太多的科幻电影,努力做精,让成功率高一些,比它的数量多一些,要更有效,对科幻电影的发展要更有好处。无论如何科幻电影在国内还是一个新东西,还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东西,如果过快发展,容易贪多嚼不烂,过度透支科幻电影刚刚被挂起来的招牌,可能反而会毁了中国的科幻电影。
界面文娱 :那么在资本端,现在科幻电影这个领域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热的阶段吗?
王红卫 :不是的,这是大家以为的,资本端与其说喜欢投资科幻电影,不如说他们是更喜欢用科幻电影的声浪来试探市场,向上面要政策,向下面要响应。比如说,从电影本身来讲,他们希望能得到技术的支持、资源的支持,有的国家级的项目希望部委给一定的支持,有的希望用科幻电影去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更有想象力的资本可能会搞科幻园区,那么这就又涉及到地产了,这些举动都是在科幻电影的旗帜下,很多所谓的科幻热是类似这样一些事情营造出来的。
事实上,真正的科幻电影投资尤其是大体量的科幻电影投资还是会非常慎重,还是会限定在大IP、大导演、大卡司的范围内。那满足大IP、大导演、大卡司的条件,不是科幻电影一样有人投对吧?很多人想当然感觉到的是科幻电影投资容易,绝对没有,我这也不知道大家从哪里获取的这个信息。要相信钱永远是最理性的。
界面文娱 :《流浪地球》的出现推动了科幻电影产业制作端的成熟,那么现在制作端大概进入了一个怎么样的阶段?
王红卫 :我觉得制作端的发展,尤其是特效部分这两年突飞猛进。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在市场上不太成功或者口碑不太好的片子,如果看一看他们的制作,其实已经比三年前有了长足进步。跟好莱坞顶端的那些片子比可能还是有差距,但现在跟二线的比,我们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这些都是通过《流浪地球》及其同时代的一些片子带动起来的,尤其是靠一些像MORE这种头部特效公司带动起来的。
如果你稍微熟悉一点特效业的话,你会发现,可能仅仅在5年前,国内好多片子如果没钱去找新西兰、美国的公司,可能下一步就是找韩国的公司来做特效,而现在国内几家好的特效公司已经超越了韩国公司。与此同时,一线的片子如果找美国的机构,又确确实实存在价格贵、沟通困难、项目周期长等方面的顾虑,所以现在你看到的大量一线片子也都是找国内的特效机构来做。美国的这几个世界顶级的特效公司竞争力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强,所以美国的特效公司现在其实降到了一线半,韩国公司在二线以下,已经不会有一部顶级的片子说因为这个片子投资高,实力强,所以我去找韩国公司。这些公司应该也没想到中国的公司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超越他们。
界面文娱 :那么国内什么时候能成长出一线的特效公司?
王红卫 :这个事情得完全看行业发展,第一,看中国电影是不是能够以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第二,特效行业能够维持住现在的队伍,最近一两年很多特效公司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流失下去,可能人才就都被游戏行业挖走了,那很多东西就要从头再来,所以这是没有办法预期的。如果势头好的话,当然时间会拉近,但是任何技术到了顶端都是不一样的,你想超过一个行业的老大,在核心的竞争之外,你会发现它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问题,背后会有很多更复杂的问题。以特效技术为例,如果再往行业顶尖去比拼,比拼的重点不是说你能不能把这个山画出来,把妖怪做出来,而是艺术水准。那么这时候问题就变成了以我们的体系去培养出来的视觉艺术家是不是世界顶级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件事不归特效行业管,归美术界管。正是这些技术之外的因素决定了特效公司往金字塔尖走的时候能不能成为顶尖。
界面文娱 :科幻电影要满足科学逻辑,同时要满足电影逻辑,国内现在这种成熟的创作多吗?还是更多要靠科学顾问?
王红卫 :现在当然是后者,因为全世界的科幻电影整体上也都是由电影人拍的,不是由科学家拍的,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国外的大学基础教育强调通识教育,这个已经实现了很多年了,比如你会看到卡梅隆是学物理的,其他很多已经有所成就的大导演都会有理工科专业背景,但在国内目前这个比例还比较低。科学顾问可以解决针对项目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有大量的导演是科盲,当这些人看到科幻电影开始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就开始想拍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干了导演的活儿,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