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化大石山区瑶胞求学路:从断崖天梯变坦途

中国新闻网

text

弄顶屯的孩子们背着生活用品去学校。(拍摄于2012年9月3日) 韦哲 摄

中新网河池9月26日题:广西大化大石山区瑶胞求学路:从断崖天梯变坦途

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我们以前去学校,要翻山越岭,在经过一个断崖时,要攀爬悬挂在断崖上的木梯(当地人称天梯),由于身上背着各种生活用品,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木梯爬下断崖。”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村民蒙常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水泥公路已经从弄用小学通到了弄顶屯村民家门口。(航拍于2020年9月21日) 蒋雪林 摄

近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团走进大化县。蒙常生带记者重走了小学时曾多次攀爬的断崖天梯求学路。

“这条路一共走了五年,现在重走这条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想忘却又很怀念。当时一直有一个梦想在支撑着自己,一定要走出大山。”蒙常生说。

断崖木梯求学路已成历史,虽然后来当地政府用钢板又修了一座梯子,但现在也废弃了。 蒋雪林 摄

记者随蒙常生从家里出发,十多分钟后来到一个险峻的坳口,爬到坳口上,蒙常生和记者都已累得气喘吁吁。过了坳口,就是断崖。往下一看,只见一座木梯呈75°角斜靠在断崖上,宽约2米,高约7米。由于日晒雨淋,长久不用,木梯已经腐烂。

蒙常生重走断崖天梯求学路。 蒋雪林 摄

蒙常生说:“孩子们当时攀爬木梯上学,确实危险。上世纪七十年代,弄勇村曾有一名村民因酒后不慎跌下桥而身亡。”

求学之路的艰险和生活的贫寒,也曾让蒙常生想到过放弃,但最终他选择了坚持。他父亲2006年过世,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姐姐艰难度日,蒙常生的大姐初中毕业时一心想上高中,但由于家庭贫困,她只好把上学机会留给弟弟妹妹,自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蒙常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广西百色学院,成了村里众人羡慕的大学生。

蒙常生重走断崖天梯求学路。 蒋雪林 摄

“高考时,母亲让我继承父亲的衣钵,报考师范院校,当时逆反的我,没有随母亲的愿,现在想来有些后悔。”蒙常生说。今年从百色学院毕业后,蒙常生没有在外面找工作,而是回到家里复习考研,并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光我一个人走出大山不行,要让更多的弟弟妹妹走出大山,我们的村庄才能真正改变。”蒙常生说。他在百色学院学的是市场营销,今年考研他想考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如果能顺利考上,毕业后他想回到故乡当一名教师。

在弄顶屯,蒙常生是励志的榜样。他的励志故事影响了他的堂弟蒙宣任,同为贫困家庭孩子的蒙宣任,现在大化高中读高三,“我要像我堂哥一样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也想当一名教师。”蒙宣任说。

蒙常生在家复习考研。 蒋雪林 摄

在大化高中,蒙宣任是个“新闻人物”,小学四年级时,他身背凉席和村里的孩子在攀爬断崖天梯前往弄勇小学上学时,被一家中央媒体的摄影记者拍下,弄顶屯孩子上学要攀爬断崖天梯的新闻此后被外界广泛关注。多年后,新闻照片上的几个孩子,有的已经外出务工,只有蒙宣任还在坚持上学,他也因此经常被媒体采访。

山坳下的弄顶屯,四面环山。 蒋雪林 摄

“断崖天梯求学路已成了历史,虽然后来当地政府用钢板又修了一座梯子,但现在也废弃了。我小学毕业后路就通了。如今,水泥公路已经从学校修通到家门口。”蒙常生说。

蒙常生和蒙宣任的艰难求学路是大化县民众出行难的一个缩影。地处广西西北部大石山区的大化县,是广西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大化县平均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连绵起伏的群山,峰峦叠嶂。这里道路弯多、崖深、坡陡,再加上缺水及作业面窄等问题,修路之难言语难以形容。

蒙宣任在辨认新闻照片上的同伴。 蒋雪林 摄

大化县政府提供的信息显示,过去五年,为解决出行难问题,当地政府发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修路大会战,共投入8.3亿元人民币,建设屯级路1502条,总里程达23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路。大化县这五年修建屯级路的总里程,相当于南宁到北京的高速公路总里程。

航拍弄顶屯通往大化县城的其中一段山路。 蒋雪林 摄

路通后,村里的面貌大大改观。据统计,共有44户217人的弄顶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140人。目前只有4户27人未脱贫,而这四户人家,今年内也将脱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