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8日凌晨2时42分,复旦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参与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者李郁芬老师因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2岁。
李郁芬,生于1928年2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上海科技成果奖等;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边干边学,摸索前进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复旦大学党委从本校物理、化学等系抽调一批师生,和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化工学院等单位的师生共同组成科研组,开展分离同位素研究,为研制原子弹提供基础技术。当时,这支科研队伍以“58中队”为代号,在化学系主任吴征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工作,李郁芬教授等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英、苏三国掌握制造分离膜元件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被这些核国家列为重大国防机密并严禁扩散,甚至被苏联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1960年8月苏联撤走专家时曾扬言,他们走后,“中国核工业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别说制造原子弹了”。
就这样,在有限的技术资料支持下,“58中队”的成员边干边学,不断摸索前进。当时,无论是从研究本身还是从研究条件来说,这项工作都是无比艰苦的,有的工作甚至还相当危险。从1958年到1961年,他们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坚持研究工作,并对制造全过程有了深入了解,逐渐成为原子能科学专家。1960年后,国家有关方面将吴征铠教授调往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复旦负责的研究工作转由李郁芬等人继续进行。
准备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正如当时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所说:“这任务是绝密的,不能和任务外的任何人(包括配偶)谈及此工作。今后不能再署名发表文章,要从此隐姓埋名,对粉末冶金的同行就说是改行了,不再参加粉末冶金方面的学术或学会活动。这项任务是‘直的进来、横的出去’(意指终身工作)。”由于是绝密任务,参加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与本任务之外的任何亲朋好友(包括配偶)谈及这一工作,不得公开发表论文,并要树立终生为之工作的思想。李郁芬等人对此毫无怨言,准备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以至于改革开放以后,当李郁芬遇到她的老同学时,对方十分惊奇地问她:“这些年你都到哪里去了?既不见你发表文章,学术会议上也见不到你,我们都以为你从地球上消失了呢?”是啊,别人当然不可能知道,在那些“从地球上消失”的日子里,李郁芬和她的同事们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像一个螺丝钉一样工作
1961年11月,在原子能系李郁芬的带领下,复旦“58中队”全体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集中到上海冶金所会战攻关,代号为“真空阀门”,复旦人占总人数三分之一,李郁芬任第三大组组长
1964年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当记者和李郁芬谈及这段往事,她只说,“国家需要你,你肯定要好好干,我们当时都愿意像一个螺丝钉一样工作。”她想了想,“我不知道这些话你们年轻人是否愿意接受,可能现在观念不同,你们更追求一种自我的张扬,但这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对于共和国的有功之臣,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1978年,这项攻关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后又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12名获奖人员当中,原复旦大学“58中队”的同志就有4位,即李郁芬、李长林、张敏、谢雷鸣。钱三强在《中国原子核科学发展的片段回忆》一文中特别指出,“我们原子能所为此组织了攻关小组……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冶金部和复旦大学等几个研究单位,经过四年努力,研制成功合格的扩散分离膜……”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能制造扩散分离膜韵国家,并成功制造了原子弹。“谁人识功勋,一弹扬国威”,李郁芬等人的重大贡献,直到二三十年以后才为世人所知。
淡泊名利,实事求是
作为学科中的骨干、带头人,李郁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荣誉,但她把它们都看得很淡,谦让淡定是同事们对她一贯的评价。熟悉李郁芬的人,都说她淡泊名利,有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但她时常觉得自己做的太少、得的太多。李郁芬觉得作为一个党员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工作上如此,为人也一样,面对缺点不隐瞒粉饰,面对功绩也绝不虚报浮夸,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应具备的作风。
做科研要与国家的利益相联系
她鼓励青年教师与学生要培养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她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旦钻进去了,就会有兴趣了。做实验总会遇到困难,想几天几夜可能都没有头绪,突然之间有了灵感,把问题解决了,那种油然而生的喜悦会把所有的烦恼都扫去,支持你走下去的往往就是兴趣。”在一次大会上,她鼓励女同学要有科研事业心,她说,“在我周围一直有很多优秀的女科学家,当年在‘真空阀门’研究小组的业务骨干中有好几对夫妻,工作中都同样出色。现在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愿意毕业之后做白领,而不是从事比较艰苦的科学工作。追求生活质量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了就会磨灭了一个人的意志。我不知道你们年轻人怎么想,但我是一直把工作看得很重要的,特别是这份工作与国家的利益相联系的时候。做科研特别需要一份事业心。”
李郁芬的科研工作并没有因在原子能核心技术中的重大贡献而止步,她还参与其他诸多科学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1970年,李郁芬开始从事激光器件、激光光谱及激光医学方面的研究,1974年参加研制氮分子激光器及染料激光器并获得成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N.Bloembergen教授(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在1980年底出版的《现代中国的科学》一书中对此作了很高的评价,“复旦大学于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染料激光器”。1974年至1976年,李郁芬从事中国古代西汉透光镜研究,揭开了古镜透光之谜并首次复制成功,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她还于1979年参加在国内首次制成染料激光眼科治疗机,1981年进行CARS测温技术研究,两项技术都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