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近日發布的數據引起輿論關注:2014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5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截至去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8426億元,較年初增加2506億元;不良貸款率1.25%,較年初上升0.25個百分點。基于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雙升,有外媒唱衰中國銀行業,稱中國銀行業“暴雨將至。對此,專家指出,當前銀行業整體業績處較好水平,并不存在系統性、全局性的風險。未來,在利率市場化及互聯網金融的作用下,銀行業將會在積極謀求轉型的過程中找到更多增長點,從而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業績平穩有亮點
雖然曾經動輒超過30%的凈利潤增速如今已很少出現,但用“總體平穩來概括當前銀行業的運營狀況顯然并不為過。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銀行以8.22%的凈利潤同比增速成為四大行中增速最高的銀行。而中國工商銀行則以2763億元的凈利潤蟬聯“最賺錢銀行的寶座,并繼續保持了全球規模最大銀行的地位。同時,一些機制更為靈活的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也逆勢在利潤增長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現在工行的利潤基數和過去不同,2763億元是個非常大的利潤總量,差不多是國外同類銀行的兩倍。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對工行2014年的經營表示滿意。他認為,中國經濟遇到了三期疊加,銀行業也隨之出現了一個周期,有些企業會遇到困難,而在調結構、去庫存、去過剩產能、去杠桿時便會將一些問題傳導給銀行。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銀行業利潤增速下降有其合理的一面,需辯證看待。“例如工、農、中、建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事實上它們在上市以后盈利能力都是變強的。但由于常年增長使凈利潤基數非常大,因此不可能一直持續高速的增長。而且目前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也并不支持。董登新說。
撥備充分防風險
與凈利潤增速回落相比,不良貸款率的上升顯然是唱空者們更重要的立足“焦點。銀監會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商業銀行四個季度不良貸款率依次是:1.04%、1.08%、1.16%、1.25%,確呈逐季遞增之勢。
對此,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表示,中國銀行業目前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230%;資本充足率13.18%,達到巴賽爾要求;核心資本比率超過10%,領先國際同行。盡管目前1.25%的不良貸款率比過去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國際水平。不必看空中國銀行業,唱空中國銀行業更沒道理。
“一方面,傳統銀行過于依賴房地產、重化工業等大客戶,這些客戶的貸款在轉型時期容易形成壞賬;另一方面,近期銀行業紛紛加大了扶持小微企業的力度,而小微企業自身還款風險確實要高于大企業,這些都導致了不良資產率的提升。董登新稱。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曾表示,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略有上升,但在世界上仍處于比較低水平。
“通常來講,國外銀行的不良資產率波動較大,平時在0.8%左右,金融危機時可達2%至3%。目前國內很多銀行用利潤沖銷了一部分不良貸款,而且撥備率很高,這些都有助于遏制風險。董登新稱。
監管有力促轉型
面對壓力,銀行家們也正在行動。建行行長張建國表示,建行正加速搶占海外人民幣結算市場,預計2015年底建行將完成海外業務的基本布局;招商銀行則與中國聯通在前海銀行籌備消費金融公司,其“圍繞零售銀行打造綜合服務競爭優勢的思路十分明確;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更是借鑒了蘋果前掌門喬布斯的經驗,親自信步臺上,向眾人介紹起自家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來。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對于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監管還是十分嚴格的。這對于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有很大作用。現在,政府又主動推出了‘債務置換計劃’、‘銀行資產證券化’以及‘存款保險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其用意也是幫助銀行輕裝上陣,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從而通過服務實體、服務客戶獲得更好的發展。董登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