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周一行"實施一年 香港反思利弊得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爲協助香港處理大量內地“職業水貨客”赴港搶購物品擾民等問題,內地于2015年4月13日起,向深圳戶籍居民簽發個人遊簽注由“一簽多行”改爲“一周一行”。一年已過,“一周一行”政策實施效果如何,香港各界又有怎樣的反思?

零售業界稱生意大跌

內地公安機關2015年4月13日起停止向深圳戶籍居民簽發赴港“一簽多行”簽注,代之以“一周一行”簽注,此前已獲一年期“一簽多行”簽注的內地人則不受影響。這意味著深圳戶籍居民自2009年起享受的赴港特殊便利開始受限。

據香港入境處最新數字,由去年4月13日至今年3月底,持“一簽多行”簽注赴港僅剩631.5萬人次,大跌57%,反映“職業水貨客”由此銳減。另約438萬人次持“一周一行”簽注赴港。“一簽多行”及“一周一行”相加有超過1000萬人次,對比2014年“一簽多行”的1400多萬人次,仍跌27%。期間整體訪港內地旅客爲4249萬人次,減約400萬人次,跌幅約8.6%。

從“一簽多行”到“一周一行”,香港零售業界稱政策令生意大跌,旺區藥房普遍生意額大減四成,有1/3藥房結業;鍾表業生意額也減少四五成。業界更預料下月“五一”小黃金周內地客量續呈跌勢,並希望跌幅不要超過五成。

影響內地客赴港意願

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認爲,“一周一行”給內地客負面印象,影響其赴港意願。內地客整體跌幅約8%不算太大,但宣布實施“一周一行”時,向內地客釋放了負面信息,加上過去一年香港旅遊業發生了一連串不愉快事件,如“反水貨客”運動、遊客與導遊爭執後死亡等,給內地客營造了不友好、不安全的氣氛。他認爲,若今年第二季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內地客有望重拾對香港的信心,第三季訪港數字有望轉趨穩定。

姚思榮說,以往過度依賴內地旅客是事實,因爲內地旅客占整體訪港旅客的77%,海外旅客則只占23%。若可將海外旅客比例提高至三四成,會是比較健康的數字。

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定光介紹,爲分流內地客與水貨客,籌備多時的香港元朗新田邊境購物城,預計最快今年8月落成啓用。他認爲,邊境購物城類似香港首創的“長年工展會”,並非只招待內地客,希望項目能成爲新景點,並得到市民接受。

水貨問題未因此解決

爲打擊水貨客,香港入境處推出“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自2012年9月起,共收集超過2萬個懷疑水貨客資料,拒絕5.22萬人次入境,並最少拘捕2760名涉嫌走私水貨的內地人及本地雇主,其中217人已被定罪判刑。但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及關注水貨問題團體均認爲情況未有明顯改善。

姚思榮說,水貨問題未因實施“一周一行”而解決,因水貨客由內地人轉爲香港本地人。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方剛稱,“一周一行”措施對減少水貨客效果甚微,水貨客活動在北區依然蓬勃。

方剛補充道,目前水貨客以持香港身份證人士爲主,多數運送日常用品。他擔心該措施會影響內地旅客對香港的印象,導致擁有中高端購買力的深圳中産市民減少赴港消費。在他看來,“一周一行”具有一定限制性,建議特區政府改爲“一年52簽”,有助于深圳居民彈性赴港,吸引其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