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年度十大科技新聞:大堡礁變“焦”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徐海靜)澳大利亞科技媒體中心14日評選出2016年澳大利亞十大科技新聞。為原住民“追根溯源”的考古研究、生態環境、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發現均榜上有名。

一、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歷史的發現

過去一年,出現了不少關於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歷史的科學發現。2月,對13名土著男性Y染色體的基因分析證偽了關於5000年前土著人從印度抵達澳大利亞的理論。6月,澳大利亞科學家重新分析了所能發現的最古老澳大利亞人“蒙戈人”的遺骸,發現其完全是純粹的土著人,推翻了以前的結論,原因是其樣本遭到歐洲人DNA污染。9月,對83名土著人的DNA檢測發現,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居民,且是18世紀歐洲人出現之前澳大利亞大陸的唯一居民,在至少5.1萬年時間裏澳大利亞土著人未其他人種混雜。11月,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南澳弗林德斯山脈發現土著人使用的石制工具,證實他們在4.9萬年前就曾狩獵過當時仍存在的巨型動物。

二、大堡礁變大堡“焦”

2016年對澳大利亞標誌大堡礁是嚴峻的一年,因為大堡礁珊瑚遭遇了最嚴重的白化。4月,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透露,大堡礁93%的珊瑚遭遇不同程度的白化。11月,科學家報告稱,大堡礁最北部的珊瑚大部分已經死亡,中部偏北靠近庫克鎮的海域損失了三分之二珊瑚,中部和中南部損失程度為中度。2015年和2016年超出往常的高溫令生活在珊瑚裏的微型藻類受到損傷,珊瑚白化,重新恢復原狀需要至少10-15年,且需要海水清潔溫度適宜。12月,澳大利亞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保護大堡礁報告,以免後者將大堡礁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危險”名單。

三、科研機構遭裁員,氣候變化學科受災最重

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科研機構——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2月宣佈裁員350人,其中氣候變化學科成最大受害者。CSIRO首席執行官拉裏·馬歇爾說,這麼做是因為氣候變化理論已有定論。為此,澳大利亞乃至全球3000多名氣候科學家簽署致澳大利亞政府的公開信,表達了擔憂。作為某種補償,CSIRO於4月成立國家氣候研究中心,雇傭40名科學家。

四、最古老化石大大提早生命歷史

格陵蘭島融雪下發現的世界最古老化石顯示生命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以前估計的早2.2億年。9月,澳大利亞和英國科學家在格陵蘭島西南部伊蘇亞的變質岩中獲取了相關樣本。近年來,常年積雪帶融化後,這些岩石才逐漸顯露出來。研究人員觀察到岩石樣本中有1至4釐米高的疊層石結構。疊層石是藻類和菌類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積集合體。一種具有黏液質的藻類在白天生長,晚上捕捉含有氧化鐵的褐色顆粒和其他顆粒,因此而形成褐色的層狀岩石。不過,目前這一發現還存在不少爭議。

五、澳大利亞發生世界最嚴重紅樹林死亡

今年7月,生態學家諾姆·杜克發佈了一些令人沮喪的照片,顯示澳大利亞北領地區到昆士蘭州700公里海岸約1萬公頃的海邊紅樹林大量死亡。杜克的研究顯示,大面積死亡發生在2015年9月至10月,與大堡礁白化同時發生,這可能與2014年降水偏少和2015年氣溫偏高有關。紅樹林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同時可以凈化流入大海的水體。

六、澳大利亞發現最古老斧子

5月,澳大利亞考古學家發現了由玄武岩製成的斧子,距今4.6萬至4.9萬年,為迄今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斧子。這把斧子是在西澳大利亞溫迦那峽谷國家公園發現的,斧子由玄武岩製成,用砂岩打磨成斧頭的形狀。

七、南澳州熱議核廢料處理

南澳大利亞州政府成立的核燃料處理皇家委員會2月發佈報告稱,將該州荒漠地區作為核廢料堆場能帶來重大經濟利益。但這一結論引發熱議,並導致反核示威。不過,科學家對此份報告持支持態度。11月,由300名隨機挑選的南澳居民組成的公民委員會否決了這一報告,州長傑伊·韋瑟里爾宣佈,將對是否允許在南澳堆放核廢料舉行全民公投,但時間安排在2018年州選舉之後。

八、澳宣佈艾滋病已不再是公共衛生威脅

7月,澳大利亞宣佈防治艾滋病已取得顯著成效,艾滋病已不再對澳公共衛生構成威脅,今後主要挑戰將轉向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並有望於2020年徹底消除新感染病例。

九、澳大利亞羊倌發現新恐龍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農夫戴維·艾利奧特是名業餘古生物學家,他在騎著摩托車趕羊時發現一堆恐龍化石,這種新發現的食草類恐龍身長14米,生活在9500萬年前的澳大利亞大陸,這種恐龍最終以羊倌的姓氏被命名為“艾利奧特薩凡納龍”。

十、自然荒野遭侵蝕

9月,澳大利亞科學家發出警告說,人類已經摧毀了330平方公里荒野之地,這是1990年統計所得荒野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亞馬孫地區和中非是荒野損失最嚴重的地區。根據1990年的統計,地球陸地面積有五分之一是荒野,面積大約3000萬平方公里,主要在美洲、北亞、北非和澳大利亞。科學家警告說,人類還有20年時間扭轉這一趨勢,否則人類將永遠失去這些處女地。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