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中國國家統計局20日公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了7.4%,為二十四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沒有出人意料之處,這仍可以被解讀成一場災難或是一種寬慰。悲觀人士抨擊這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樂觀人士則歡呼這是一個驚喜:此前經濟學家對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已下調至7.3%。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抵達達沃斯論壇,提振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稱,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在未來,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不松也不緊。
路透社引述多名分析員稱,7.4%不喜不悲,符合“新常態,而IMF則表示增速放緩值得歡迎,因為這表明中國的經濟再平衡在繼續。
報導引述中國國家資訊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說,“中國正在步入提質減速的新常態,2014年經濟平穩收尾也為2015年宏觀調控保持此種態勢增強信心,從GDP增長目標看建議調低到7%左右。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唐建偉認為今年經濟存在一些積極因素。政府的工作重心在於促改革,而改革會帶來新的變化,“一帶一路將使對外開放呈現新跡象,而盤活土地、金融存量的改革也有利於結構調整品質提升。“從這些方面看,2015年可能成為‘承前啟後的年份’,為十三五規劃打好基礎。
《華爾街日報》 稱,許多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為了提振經濟,北京可能會繼續採取具有針對性的刺激措施。中國領導人的首要任務是防止經濟硬著陸、防止累積更多壞賬,推動經濟轉型,更多地依靠服務業和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
《金融時報》 稱,總體而言,結構性改革將帶來痛苦。通過刺激更多的流動性,貨幣政策“鎮痛劑可能有所裨益。經濟學家預測,繼去年11月降息後,中國央行將推出更多寬鬆政策。然而,隨著流動性流入影子金融以及主流風險資產,這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本周中國股市下挫,原因就是政府採取措施遏制利用融資交易投機股市的行為,這展現了敏感的平衡。
中國經濟將發生轉型,但變革的道路顯然崎嶇不平。預計未來將出現更多的“胡蘿蔔和大棒,還有更多的顛簸。
《紐約時報》 稱未来的改革政府將著眼的較為長期的消費刺激政策。中國政府將注意力聚焦於推行全國性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供全民醫療保險和提升教育體系。它嘗試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試點專案已經在上海以及物流業這樣的領域開展。此舉可以釋放資源,增加職工收入。
“發展模式發生了變化,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薑建清在香港的一個金融論壇上表示,他指的是政府重組金融和商業部門,提高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水準的新計劃。
香港《經濟日報》 評論稱不必對中國經濟過於悲觀,中央撐經濟子彈仍足,如內地利率與存款準備金率仍偏高,有需要時可減息或降準,注入貨幣活水;且去年內地投資增長創13年新低,反映中央對新投資項目控制仍緊,必要時可多批新項目增經濟活力。故內地經濟要在未來幾年維持約7%的中高速增長,難度應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