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清明節這天,在吉林省長春市郊區一處陵園的墓地前,46歲的王國華和親人們一起趕來為先人掃墓。
“腿腳不好的父親是大家攙扶著前來的,弟弟是從荷蘭趕回來的,正在讀高三的兒子也抽出時間來……近幾年,王國華家參加清明祭祖掃墓的隊伍逐漸壯大,今年已經達到30人。
“在這種莊嚴的儀式上,每一個人,尤其是獨生子女都能夠感受親情的溫暖,孝道的傳承,這比什么都重要。王國華說。
尊祖、敬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清明節祭祖掃墓、以盡孝道的文化傳承已有兩千多年。隨著中國愈發重視傳統文化,2008年起清明節被增設為國家法定假日。
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表示,“百善孝為先,說明“孝在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處於首要地位。“孝被認為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中國社會一切人際關係得以展開的精神基礎和起點。
同時,肖群忠認為,孝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倫理精神基礎,是社會教化和學校教育的根本,對中國人的政治、生活、民俗、藝術,乃至國民性的形成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清華大學中國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孫虹鋼把“孝比作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基因,例如教育的“教字左邊是“孝,右邊是文,足見孝的重要性。他認為,“以孝為文化就是教,這也是“孝在傳統文化中的源頭地位。
“我們活著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這是孝行的開端。因為你身上最小的器官毛髮,最表層的皮膚都來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體,因此不能毀傷。因此你不能到危險的地方去,不要做冒險的事情,否則就會讓父母擔心,這樣也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34歲的劉麗在父親的墓前認真地對10歲的兒子講解著。
劉麗說,一個懂得愛護自己生命的人,今後才能愛護父母、愛護長輩、愛護他人。因此,清明節對孩子進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對其進行珍愛生命的教育。這種觀點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孝道傳承必須重視家庭的功能。兒童教育專家、吉林省心智教育創始人張幕穎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儘管今後行孝的方式會逐漸轉變,但孝道的根本觀念是不會變的。
雖然出來祭祖耽誤了一些復習時間,但王國華讀高三的王羨奇覺得,他得到的卻是書本中所沒有的溫情。“站在祖先的墓碑前,一面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一面聽著長輩們與先人的感恩祭語,最能讓我重新認識自我和人生,激發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