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海報
(記者 于嘉)“《哆啦A夢》給過我快樂和力量,可立體版電影中的藍胖子終究離開野比大雄,就像成長路上漸漸消失的青春年少。”看完28日上映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32歲的呼和浩特青年李皓羽不禁感嘆。
立體版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取材於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漫畫《哆啦A夢》,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揭曉了這一伴隨很多人成長的長篇漫畫的結局。
這部影片講述了來自未來的機器貓哆啦A夢完成使命、啟程返回22世紀,男主人公野比大雄依靠自身力量獲得幸福的故事。
對於立體版《哆啦A夢》劇情,一些觀眾或多或少能從中找到共鳴。
“劇情過半,淚腺完全崩潰,直到結尾,止都止不住。”李皓羽說。“大多劇情出自電視動畫片中的一個個小故事,但就是這些熟悉的故事,讓我回想起有電視動畫片《哆啦A夢》陪伴的童年,還有那些成長中漸漸消失的人們。”
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研究生齊岩松說,影片中,野比大雄聽說哆啦A夢準備離開後,他獨自一人面對胖虎的毆打依然堅持反抗,直到對方認輸。“就像野比大雄一樣,失去庇護,正視軟弱,我們也在現實的摸爬滾打中變得勇敢、堅強。”
上世紀90年代初,電視動畫片《哆啦A夢》被引進中國,機器貓成為眾多“70後”“80後”和“90後”耳熟能詳的動漫形象。相關統計顯示,系列動畫片的觀眾累計超過6億人次。
不少動漫迷對哆啦A夢的道具竹蜻蜓、任意門、時光機、記憶麵包等如數家珍,充滿科幻色彩的故事情節令他們最為難忘。
“小時候,機器貓乘坐時光機穿越時空的情景最吸引我,也讓我對科幻著了迷。”在廈門某政府部門工作的劉東方說。人類對時空穿越充滿幻想,而這部動漫把相關的“蟲洞理論”等科學知識講述得淺顯、形象,促使它傳播廣泛、經久不衰。
天津工業大學動畫係教師薛軼丹認為,哆啦A夢可愛、友善的形象,遇事不慌的性格,真誠待友的品格,對孩子們有一定正面影響,對成年人來說也很“治愈”。
如今,它以立體版的“新裝”再次來到中國,掀起一輪懷舊熱潮。在新浪微博,以影片上映為由發起的討論“528給自己一個兒童節”,短短幾小時內就集納14萬餘條討論,閱讀人次達1.5億。不少網友感嘆“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哆啦A夢”。在微信朋友圈,人們紛紛曬出機器貓的圖片,重溫童年的溫馨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