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時期,香港出現水浸。(資料圖)
(亞太日報記者黃歆 王欣 林文泰)雨後蟬鳴,天朗氣清。一場驟雨讓路上疾行的人們得享片刻清涼,卻很快消逝于地面,難覓芳蹤。雨水都去哪兒了呢?
今年香港的雨季來得特別早。3月30日晚,香港遭遇雷雨天氣。香港天文台從晚上7時許開始,一小時內發出黃、紅及黑色暴雨警告。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署長鍾錦華說,以前沒有三月就出現黑雨的情況,因爲事先已經檢查所有渠道設施,加上每年清理河道、渠道,使得排水暢通,在同事的努力下,香港安然度過了早來的黑雨。
60歲的香港市民林錫源告訴記者,大約20年前香港的地下排水系統很差,港島西等地方經常發生水災,新界以北的農村地區甚至曾有人被洪水衝走,現在排水系統非常有效,而且天文台還建立了黃色、紅色和黑色三級暴雨警告系統,使得市民能提前做好准備。不時造訪的黑雨也讓我們得以管窺香港的治水之道。
**深入研究
**
因垃圾阻塞等原因,黑雨過後部分地方出現水浸,但都很快退水。水浸即內地所謂的城市內澇。每逢雨季來臨,港島北部多處地區都會出現水浸情況。
鍾錦華介紹說,發生水浸有多種原因,包括香港地處亞熱帶,易受台風和暴雨影響;香港本身年均降雨量高;港島北部樓宇密集,大大增加了地面徑流的流量,而集水區上遊地方小區的擴展也增加了附近主要排水道使用量;上環、中環等地區地處低窪,水位升高時會影響現有管道的排水效能;此外,早年的渠道設計已不能滿足現今的排洪標准。
容易發生水浸的港島北部地區是香港經濟商業中心,水浸會影響商業活動及部分商鋪的運作,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影響巿民生活,令上班或上學途人不便,部份學校甚至需要停課。當大雨引致水浸時,路面積水會阻礙汽車行駛,引致嚴重交通擠塞。
爲了減低水浸爲民生帶來的不便和社會經濟損失,渠務署早在1996年便展開“雨水排放系統整體計劃的工程研究,其中一項爲“香港島北雨水排放整體計劃研究。該研究在西部的範圍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西營盤、上環、中環和灣仔地區的排水系統,目的爲全面檢查現有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以及籌劃長期的排水系統改善措施,以符合現有的防洪標准和應付將來的需要。在進行雨水排放系統整體計劃研究期間,渠務署曾考慮多個渠務改善方案,包括傳統雨水系統擴大及改善工程、蓄洪計劃、雨水截流隧道及防洪抽水計劃。
據鍾錦華介紹,在選擇改善方案時,渠務署根據個別集水區的特點作出選擇,同時需要考慮當區排水系統的組合、土地需求、環境因素、交通影響、主要公共設施和地下結構物的位置等因素。經仔細的籌劃、分析及多次的咨詢,渠務署最後決定采用截流方法,在港島西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將港島半山集水區大部分的雨水截取,經新建成的雨水排放隧道直接排出大海,減少雨水流向下遊,從而減輕港島北整體的水浸問題。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于2007年11月順利展開,已于2012年8月完成。除“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外,渠務署目前正進行的渠務改善工程還包括“港島北部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西部下遊集水區改善工程,目的是纾緩該區的水浸問題及配合小區長遠發展的需要。
善于創新
每逢大雨時,西北九龍半山大量的雨水經下遊沿岸市區流出海港。而荔枝角、長沙灣及深水埗區的雨水排放系統大多是數十年前修建的。隨著城市化發展,在暴雨情況下徑流日漸增加,現有系統不足以應付排洪的需求引致下遊排水管道不勝負荷,沿岸市區多處地區都會出現水浸。
渠務署總工程師戴懷民介紹說,渠務署在荔枝角雨水排放道以截流方法,沿呈祥道以北半山設有6個進水口截取雨水,經分支隧道流入靜水池後,再經主隧道排出海港,爲荔枝角、深水埗、長沙灣等下遊市區提供防洪保障。傳統防洪方法需在市區拓建排水管道,而隧道截流是創新的防洪方法,施工位處巿區外圍,減免開挖巿區繁忙街道,使工程對巿民生活、交通及商業活動的影響減至最低,同時達到防洪的目的。
記者在荔枝角工程現場看到,巨大的蓄水池可以在數分鍾內將積蓄多日的雨水經地下管道直接排入大海。據戴懷民介紹,這個蓄水池的容量相當于大約14個標准遊泳池的水量。
采用創新方法的還有荃灣雨水排放隧道工程。這項工程旨在減低荃灣及葵湧地區的水浸威脅。在工程的籌劃上,渠務署采納了創新的截流概念,利用一條沿荃灣及葵湧半山興建的雨水排放隧道,截收市區上遊大部份的雨水,並直接排出大海,以減低雨水在大雨期間湧進市區造成水浸的機會。
這個工程概念不但能有效地減低市區水浸的機會,更可減少工程對附近居民的影響。首先,在半山興建雨水排放隧道,免卻了在市區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更換雨水渠道工程及相關的臨時交通改道措施。其次,工地與荃灣及葵湧大部份的住宅距離較遠,對居民的影響較少。最後,早在工程的籌劃階段,渠務署已進行了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方便在工程進行期間,實施有效的環境緩解及監控措施,以減低對周邊居民及生態的影響。
“軟硬兼施
過硬的工程質量是保障防洪能力的前提條件。據戴懷民介紹,香港排放雨水的管道設計使用壽命是120年。
鍾錦華認爲,如果將防洪工程比作電腦硬件,那麽日常運作、保養和維修等可以看作電腦軟件。如果軟件做不好,就算是超級電腦也沒用。在應對今年3月的黑雨時,就是因爲“軟件做得好才很快纾解了部分地區的水浸。
渠務署設有一個緊急事故及暴風雨應變機構,協調全香港緊急的渠道和水道淤塞清理工作。鍾錦華說,每當有黑色或紅色暴雨警報,或出現8號風球以上大風,渠務署就會啓動緊急應變機構,派出同事負責協調員工巡查、清理淤塞渠道,盡快清理淤塞,使得排水能力可以應付暴雨。此外,渠務署還設有電腦化的渠務投訴信息系統,處理大量的投訴和水浸報告,並及時向政府內部和市民發布消息。
他山之石
排水系統只是香港衆多“地下居民中的一員。根據香港路政署的調查結果,香港每1公裏長的馬路便有30多公裏長的地下設施,在市區內,稠密程度更甚。香港地下設施繁多,除了常見的水管、氣體管道、電纜外,還有交通燈、街道路燈、機電控制、電車、九廣鐵路、地下鐵路、電視網絡等逾20種,而電訊線路便有近10種。
這些地下管線各有其容身之處。一般而言,通訊、交通、有線電視等線路應埋藏于地面下不多于1米,水管及氣體管道則于1米到2米之間,雨水渠普遍在1.5米到3米,而汙水渠則在5米之內。一些重要管道則藏身于更深處。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城市地下管線建設一時成爲熱門話題。香港的治水之道也是值得內地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