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记者 朱璐瑶
《红海行动》无疑是今年最成功的贺岁电影,截至昨天不少影院还在上映,累计票房已达36亿多。
《红海行动》
而中国贺岁电影从诞生之初,走到今天,也不过三十多年历程。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1997年注定是改写中国电影史的一年。这一年岁末的12月24日,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上映。
这部中国式的喜剧因王朔式的京腔调侃和“好梦一日游”的构想一炮而红,引发了如火如荼的观影热潮。该片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内地贺岁档电影,取得了3600万票房,并摘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和最佳故事片三大奖项。对于90年代低迷的电影市场来说,已成为一个不可想象的巨大的成功。而赢得这成功的,不是别的,就是电影从头至尾散发出来的真诚和质朴。
冯小刚
四个年轻人: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是一群自由职业者。他们突发奇想,开办了一个“好梦一日游”业务,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人们离奇古怪的愿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给自己现有的生活来一个180度大转弯。于是,富贵的想尝试贫穷,明星想体验平凡,小平民想做巴顿将军,守不住秘密的厨子想成为守口如瓶的铮铮铁汉……在搞笑荒诞的愿望中,四个年轻人忙碌着扮演各种场景角色,他们把真情融入到了这些故事当中。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同时,内心也越来越丰盈。
刘蓓
早在电影还未开场,片头已见真诚。乖巧稚嫩的老虎,由黑白转斑斓,一声清啸,似有借鉴米高梅的狮吼之意。这之后便出现一行红色大字:祝全国人民虎年快乐!如此质朴的表达,却寄予了导演最深切的祝福。对比如今,在极度追求视觉冲击的大片时代,还有几部电影能让观众在观影时得到官能和情感的双重震撼?而情感的共鸣也许就是电影产生之初的意义。或许,我们的电影市场也应该回顾电影制作刚开始的时候,找找它原有的模样。
刘蓓、葛优
四个主人公承办的“好梦一日游”业务,经常受气、受伤、人手不够,有时候还会面临经济危机,但他们却能乐此不疲,甚至有时候仅是出于对陌生人的关心而主动帮人圆梦,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做这样的“傻事”?答案显而易见,是真心。
葛优、刘蓓
四个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就像被调侃的“好蒙一日游”一般,他们做事讲话油,但不滑头;话头俏皮,但看着温暖。就像葛优饰演的姚远和刘蓓饰演的北雁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调情,姚远口口声声说为了房子想与北雁结婚,但两人在结婚拿到婚房后还没来得及享用,就异口同声地说出要把房子借给妻子得了癌症,时日不多的陌生人,再配上默契的一笑,让我们心头顿时充满暖意。电影就是在这简单重复的场景里加上几个熟悉的演员们自如的演绎,将真诚与质朴一点点透露给我们,为的是,博观众一笑。
刘蓓、葛优
电影"小品串联"式的结构,在电影叙事模式上还显得十分稚嫩,然而,正是一个个较为松散的故事,将房子、贫富、婚姻等问题揉进了一部电影里,用小品逗乐的方式演绎出来,既满足贺岁档电影逗乐观众的需要,又恰当表达导演心之所想。也是这部电影,用实力证明,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在文艺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既反映社会问题,又赢得观众的喜爱。影片中有不少对白,成为如今小品相声段子的滥觞。
“老家在哪里啊?”“加利福尼亚!” (《非诚勿扰》某次节目开头的梗)
“打死我也不说!”“有种,那我们就打死你吧。”
“她已经,不咳嗽了!” (电影《大腕》里的同类段子)
二十年前的葛大叔,长得一副老鼠样,但脸上没有一点褶子的他笑着看起来却非常舒服;刘蓓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以算是整部电影的颜值担当了,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的穿搭放在今天,依然可以媲美各路小花;那时候冯小刚、徐帆还没有结婚,青涩的少年负责一本正经地搞笑,曼妙的少女做着大明星的美梦。
剧照
影片最后, 四个合伙人坐在一起,举杯小酌,说些不着边际又默契的话,你一言我一语,全是北京土味。冯小刚承认业务早已入不敷出,但不会就此结束;葛优担心借给别人的房子拿不回来,却在话音刚落见到了借房子的大哥,拿回了钥匙,也听到了意料之中的离世的消息,四个人皆低头惋惜。借新房这种在现代想都不敢想,甚至会被人误会做作的举动,在那个时代看来却显得尤为真诚、真实,既有帮助他人的初衷,又有担心自己的房子问题的烦恼,只是对比起帮助他人圆梦的满足感,一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喜剧让人前仰后合固然是好,笑过有余温,则更显真诚。影片最后,那个借房子的大哥离开以后走入了漫天雪地,而走廊这头靠近观众视线的则是高高挂起的红彤彤的大灯笼,理想与现实被导演象征化地放置在了一个画面之中,即使现实会天寒地冻,我们也要一路高歌,踏马前行!
看不懂却珍惜的贺岁片的时光,早已不再。
剧照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甲方乙方》的结尾这么说。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