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手記|尼泊爾災後重建仍需“翻山越嶺”

亞太日報

text

圖爲6月15日,當地遊客走在帕坦杜巴廣場上。圖/新華國際

【亞太日報訊】(亞太日報駐尼泊爾首席記者周盛平)“加德滿都向遊客開放了!”“尼泊爾向遊客開放了!”在遭遇“4·25”強震7個多星期後,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的世界文化遺產15日再次對民眾和遊客開放。

在古鎮巴德崗的杜巴廣場,剛上任不久的尼泊爾文化、旅遊和民航部長科瑞帕瑟·謝爾帕帶頭喊起口號,一陣陣呼喊聲驚起許多鴿子和其他鳥兒在空中飛舞。

尼泊爾政府邀請眾多國際媒體和一些外國友人參加當天的開放儀式,希望借由他們的宣傳能使外國遊客重新回到尼泊爾。

在杜巴廣場,新華社記者看到,廣場上的外國面孔不少,但還沒有以純旅遊為目的的外國人出現在廣場上。廣場雖然已宣佈開放,但維修工作仍在繼續,許多車輛停在廣場上,一些拖拉機來來往往,讓人難以找回震前那種悠閒、舒適的感覺。

地震給尼泊爾帶來的打擊令尼政府心急如焚,而關係到尼國內50萬人就業的旅遊業是遭影響最嚴重的一個行業,損失高達6.23億美元。

圖爲6月15日,在巴德崗杜巴廣場上,演員在表演節目。當天尼泊爾政府在此地舉行了尼泊爾世界文化遺産向旅遊者重新開放的開啓儀式。圖/新華國際

潘迪在加德滿都經營一家旅行社,在旅遊勝地博克拉、奇特旺經營旅店,公司員工超過百人,震前生意紅紅火火。潘迪告訴記者,目前旅店的入住率基本為零,10月之前的客房預訂幾乎都已被取消,由於無事可做,他只得讓絕大部分員工休假。

為重振旅遊業,本月13日,尼政府成立了由旅遊部長謝爾帕為首的國家旅遊復興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外交部、財政部、地方發展部的官員以及一些業界企業家。不過尼泊爾考古局局長達哈爾認為,旅遊業復蘇需要更強有力的推廣計劃和來自國際社會的支持。

房屋重建也是尼政府目前面臨的大難題。根據尼泊爾計劃委員會的災後需求評估報告,此次地震破壞近80萬棟房子,直接經濟損失達35億美元,而重建和安置需要32.8億美元。

在杜巴廣場附近的阿松,一名正在清理瓦礫的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他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完全毀壞了,想要拆除,但政府方面一直沒有答覆,而自己找工人也很困難,人力緊張導致價格高漲,實在難以承擔。

與農村地區不同,加德滿都谷地房屋密集,也有不少高層樓房。官方估計,谷地有2萬棟房子急需推倒,以免在雨季中再次倒塌,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由於嚴重缺乏大型設備、技術人員和操作經驗,進展緩慢。

圖爲6月15日,在巴德崗杜巴廣場上,當地老百姓在悼念牆前尋找熟悉的逝者的照片。牆上挂出了巴德崗地區約240位地震中遇難者的照片。圖/新華國際

尼泊爾政府已宣佈,給無家可歸者每戶1.5萬盧比(約合人民幣900元)搭建臨時住所,再補助2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2000元)用於建造房屋。為防止居民圖快圖省事省錢,再次按照傳統方式建造不防震的房子,尼泊爾地震科技協會計劃組織600名技術專家和志願者深入重災區,指導當地百姓建房。

不過,尼泊爾承包商聯合會主席傑伊擔心的則是,一旦房屋重建大規模啟動,對水泥、紅磚的需求將呈數倍增長,而尼泊爾自身由於電力緊缺等原因,產能將無法滿足需求。

電力短缺一直是讓尼泊爾頭痛的問題。尼能源部的評估報告顯示,尼泊爾目前787兆瓦的發電裝機總容量中,有115兆瓦的設備在地震中受損,60萬家庭的用電受到直接影響,需要1至2年才能恢復供電。尼泊爾政府先前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所有家庭都能享用現代化的電力計劃,已經受到嚴重挑戰。

尼泊爾2014至2015財政年度的預算是61.8億美元,而尼泊爾計劃委員會剛剛完成的災後需求評估報告指出,地震已造成70億美元的財產和經濟損失,需要重建資金66.6億美元。為彌補巨大的資金缺口,尼政府已經向60多個國家和機構發出邀請,希望它們前來參加計劃於6月25日召開的賑災籌款大會。

對尼政府提出的籌款目標,聯合國駐尼泊爾總協調人傑米·麥戈德里克對新華社記者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5年時間、通過減免債務等多種方式才有可能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