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共享经济需合力“盖房子” 而非窝里斗“掀桌子”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吴健

自从共享经济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的共享经济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在不同领域内涌现出了一批独角兽企业。然而,就在国内共享经济红红火火发展之时,市场上又出现了饱受国人诟病的资源往同一领域重复投入,低效同质竞争的“窝里斗”现象,让人不吐不快。

以网约车领域为例,从2017年初开始,在大家印象中从事餐饮外卖的美团突然宣布进军该领域,向滴滴宣战。并在过去一年多里,投入大量资源,发动舆论攻势宣告进军网约车行业的决心,如在南京,美团就在司机、乘客端进行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尽管决心很大,投入也很大,但美团打车的进展却没那么顺利。

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美团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进入不熟悉,不擅长,且原本战火已熄灭的网约车行业后,美团却出现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和大量公共资源被浪费的惨景。面对这样的情形,许多人都发出了“相煎何急”的规劝。

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兼CEO李治国在朋友圈写道,“虽然作为O2O基因企业,看起来两家难免一战,但现在还是几年后羽翼丰满时再开战?我会选后者。”

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兼CEO李治国

笔者个人理解,竞争没问题,但从行业角度来说,需要的是“盖房子”的建设性竞争,激发双方提升服务水平,而不是“掀桌子”竞争,补贴砸场,打闹之后一地狼藉。仅仅凭借耍钱、任性这些网约车发展初级阶段的套路再去做同质低效的竞争,难以对共享经济行业发展起到太多促进作用。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经济学段子,犹太人开加油站赚钱了,第二个犹太人在加油站边上开饭店,第三个犹太人在边上开超市,最后大家都挣钱了。中国人开加油站赚钱了,第二个中国人马上效仿他在边上开出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中国人也跟着开一个,最后大家相互压价,所有加油站都黄了。这个段子中,我们隐约看到了目前国内网约车,共享单车行业的影子。

从理性的角度看,我们希望美团和滴滴两家犹如明末李闯王和张献忠“谷城双雄会”一样,先练好内功,共同搏击远未开发的“市场处女地”,待到羽翼丰满时“争天下”也未尝不可。中国共享经济不能光靠规模扩大,而应通过充分竞争和技术进步,近处说,要建设司机、乘客互利共赢的出行生态,远处说,应该建设更美好的城市,促进社会进步。

有数据显示,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交易规模在2016年同比增长103%,达到5000亿美元,有6亿国民参与其中。这一数字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中国共享经济企业2016年的融资额达到近250亿美元。中国政府预测,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美团的王兴与滴滴的程维

有分析认为,中国共享经济一举扩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对待经济有着习惯性思维,即“先搞起来再说,出现问题后,再来制定限制规则”。而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则有不同的做法,即先花时间制定规则,再按照规则谨慎行事。

日本的过于谨慎使自己丧失了发展机会,而中国也在从政策角度对快速发展的新行业进行约束和调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努力规范自身行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有益社会的价值。

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共享经济的未来感到乐观。中国的千禧一代是电商产业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共享经济产业的动力来源。例如,比起购车来,这代人更愿意为旅游等体验以及自身创业支出。而对于队伍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而言,比起低价格的大众产品来,他们更倾向于寻求高档次产品和服务。

这便意味着,与其争抢蛋糕,不如一起把蛋糕做大!

具体到出行领域,要实现体验良好、安全的出行服务,以及城市维度更加绿色、环保,需要的是综合通盘且长久的考虑。“掀桌子”看起来热闹,但却是初级阶段的战争,这种内耗完全没有必要。就美团而言,李治国支的招值得一听,**“一方面自有战场还有很多深挖空间,一方面可以顺着自己专长快速扑向海外,而欲望引起的肉搏战对这两个战略实施都会带来障碍。” **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