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大陸需求放緩 亞洲三小龍遭遇"經濟颱風"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外媒稱,亞洲四小龍中的三個正處於低氣壓當中:香港、臺灣和新加坡飽受外部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需求減少以及融資困難之苦,加之對美聯儲加息的猜測對這些新興經濟體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這種不利組合隱藏著企業和個別行業集體遭災的風險,而韓國是目前唯一沒有躲避風暴的緊迫性且蓄勢待發的亞洲小龍。

據瑞士“財富計程車”公司網站8月24日報道,裕利安怡集團的首席經濟師盧多維克·敘布朗說:“尤其亞洲小龍經濟體的企業將成為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颱風的犧牲品。我們預計香港和新加坡2016年破產案例將增加15%,臺灣甚至達到17%。企業營業額繼續下滑,與疲軟的工業生產、零售和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保持一致。”然而各個行業的風險是不一樣的,這家全球領先的信用保險公司尤其擔心四個行業。

裕利安怡瑞士公司的總裁斯特凡·魯夫說:“礦山以及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行業受到威脅,特別是新加坡,因為價格震盪阻礙了盈利。香港主要要與內地遊客減少和價格優勢消失給零售業帶來的壓力作鬥爭。至於臺灣,人們則需要在挑選電子行業商業夥伴時慎之又慎——大陸決定在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推動“本土”電子行業的發展,臺灣人因此而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最後一點是,亞洲小龍的房地產和建築行業也顯示出更大的風險。”

裕利安怡集團預測,這三個亞洲小龍2016和2017年的GDP增長將都不足2%,也就是說都明顯低於它們的長期平均水準(香港和臺灣3.5%,新加坡5.4%)。這些相對較小、以出口為導向的開放經濟體高度依賴世界貿易的速度,世界貿易雖然在量上增長了2.2%,但是貿易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以美元計算)卻減少了2%。三個金融市場的脆弱程度也很高,證券市場的走勢也發揮了比其他亞洲經濟體重要得多的作用,“美聯儲地震”的可能會遏制資金的流入,當前全球投資者的持續“避險”在這裏也沒起到什麼積極作用。但是三個亞洲小龍尤其飽受中國大陸結構性改革以及增長放慢至6.5%之苦,兩者都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再加上獲得貸款困難以及人民幣貶值造成大陸人的購買力減弱。

“香港對風暴的感受最強,其次是臺灣和新加坡”,敘布朗說,“風暴眼就在香港上空,因為對內地的出口占了當地GDP的88%。多年來香港幾乎完全以內地為焦點,同時專門從事高價值產品出口、物流活動併發揮金融市場的作用。眼下時過境遷——高度的專業化和集中同時也意味著對風險極其沒有抵抗力。此外目前與人民幣相比十分堅挺的港幣令商品價格上升。臺灣對大陸出口‘僅’占其GDP的15%,但是對電子行業的直接衝擊和變得緊張的政治關係也具有重大意義。”香港和新加坡已經啟動了刺激增長的計畫。“最後但也是至關重要的是,三個亞洲小龍長期如何實現多樣化,”敘布朗說,“它們必須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重新調整其中的某些部分,並通過新的額外的銷售市場減小對中國(大陸)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