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並購白熱化,是因為人民幣又危險了?

老虎財經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彭博社報道,對中國的公司來說,購買海外公司的速度已經不能再快了,彭博社認為人民幣的走勢則能解釋為什麼他們這段時間在瘋狂購買海外資產。雖然第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共上揚1%至3個半月新高,但貶值的預期並沒有消失,反倒在近期有所升溫。

在一項彭博調查中,一些策略師發現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在今年年底下跌3.3%,同時,全球最大外匯交易商花旗集團預計2017年,人民幣將貶值7%。人民幣貶值預期體現的是潛在的交易延遲成本,而非交易撮合成本,而且中國企業早就已經領會到了其中的深意。彭博數據顯示,就單單今年,中國海外收購的總價值就達到了974億美元,已經是2015年交易記錄的80%。

高盛的一位策略師Kamakshya Trivedi曾在11月正確的預測新興市場在2016年有所復蘇,近期,他指出,中國可能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料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2個月內將下跌7.6%至7元人民幣。另外,他還表示,在亞洲貨幣創下7年多來最大月度漲幅之後,現在是賣出這些貨幣正當時,韓元、泰銖、台幣、人民幣和馬來西亞令吉尤為如此。

有著“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鄧普頓新興市場集團主席Mark Mobius在上周就提到人民幣將遭遇“輕微”貶值,他說,“很多中國都說人民幣兌美元會貶值,所以他們紛紛將錢取出並投入到美元資產的投資上。毫無疑問,中國企業都想成為世界一流,這也是為什麼海外並購看起來很有道理。”

在搶購美國資產從家電製造商到晶片技術商的佇列中包括了中國化工和青島海爾。儘管中國當局試圖阻止資本的大規模外流,但政府同時也在鼓勵海外並購以獲取海外技術和全球市場份額。

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成為了瑞郎之後表現最好的貨幣,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下跌,這表明人民幣不再是單向押注品種。截止去年12月兩年的時間裏,人民幣累計下跌6.8%,這也促使一部分中國企業加快了海外擴張速度。

經歷了今年的最差開局,人民幣一度跌至2011年創下的低點。根據彭博中數調查預測,截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下跌6.7%。花旗集團也預測截至2017年年底人民幣將貶值6.97%。

專家表示,關於中國企業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走向全球的時機正是現在,中國企業將儘量對沖貨幣風險,所以現在多元化海外資產配置也不是沒有道理。

而大部分企業將自己的賭注下在了那些相對安全並極具威望的美國資產上,還有很多其他企業也在走這條路,比如中國化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海航63億美元收購Ingram Micro,海爾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氣,中聯重科49億美元收購Terex等等。根據彭博社編撰數據,第一季度中國借款者的離岸貸款為173億美元,為亞洲北部地區總貸款量的37%。

與此同時,彭博社數據顯示,中國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持有規模相比過去兩年已經增加8%,總計3.78萬億美元,另外,內地上市公司的交易價格相比其他新興市場股票溢價達到7.7%。

景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Invesco Ltd.)亞太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長Ken Hu表示,“海外資產是便宜的,全球範圍的借貸成本也相對較低,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再次升溫,這促使了中國企業開始購置更多的海外資產。這對資本外流的影響其實比官方公佈數據體現的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