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趙卓昀 閆亮 陳鵬)2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結束訪問阿富汗後的歸國途中突訪巴基斯坦。這是莫迪就任總理以來首次訪巴,也是印度總理近12年來對這一重要鄰國的首次訪問。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訪問十分突然,且時間很短,因此主要具有象徵意義。通過此訪,兩國表明瞭改善關係、緩和緊張局勢的意願,目的是為各自發展經濟創造和平的外部環境。兩國關係的緩和有助於南亞的和平與繁榮,但同時也要看到印巴之間矛盾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未來兩國在改善關係的道路上仍有不少障礙需要克服。
突然造訪 出人意料
根據巴官方說法,莫迪訪問當天,印方才臨時與巴方聯繫。巴外交秘書喬杜裏對媒體表示,兩位總理的會談是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雙方在會談中同意繼續加強雙邊關係。
喬杜裏說,兩位總理同意繼續和平進程,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重啟全面對話。作為全面對話的一部分,兩國外交秘書將於下月中旬會面。此外,雙方還決定共同應對貧困,增進人文交流,為兩國間的和平與合作開闢新途徑。
莫迪的訪問在巴基斯坦引發積極反響。巴主要反對黨對此表示歡迎,希望此訪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巴各主流媒體也給予積極評價,一些分析人士在電視節目中讚賞兩國總理選擇了對話的道路。
兩國關係 起起伏伏
莫迪政府上臺以來,對內強調發展經濟,對外積極同鄰國開展周邊外交。莫迪甚至把推進其“新鄰國外交”戰略提升到了關乎印度經濟增長與國家安全的高度,為此轉變姿態,主動出擊,以求贏得南亞鄰國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莫迪上任之初印巴關係曾出現短暫“蜜月期”,但很快便陷入冷淡。去年11月,在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南盟)加德滿都峰會期間,兩國總理甚至沒有舉行單獨會談。
莫迪深知,推行“新鄰國外交”戰略離不開巴基斯坦的支持與合作。今年7月,莫迪與謝裏夫在俄羅斯烏法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舉行會談,雙方同意舉行國家安全顧問級別會談,以探討“所有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問題”。
然而,原定於8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這一會談最終卻未能實現。今年8月,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多次交火,造成雙方人員傷亡,當地局勢一度緊張。8月22日,巴外交部表示,由於印方反對巴基斯坦會見克什米爾地區領導人以及在會談中討論克什米爾問題,巴方決定取消原定與印方在新德里的會談。
直到最近,雙方關係才重現緩和跡象。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謝裏夫和莫迪在會議間隙舉行了短暫會談。12月6日,兩國國家安全顧問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12月8日,印度外長斯瓦拉傑訪問巴基斯坦,這也是印度外長3年來首次訪巴。
印巴恩怨 癥結在哪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儲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莫迪突訪巴基斯坦,是他在印度國內推行新政遭遇很大阻力的時間點上作出的選擇,這是其最主要的政策動因之一。
另一方面,莫迪此舉也有緩和南亞局勢的考慮。儲殷說,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巴基斯坦主動改善對印關係的動力不足,其主要考量是穩定與印度的關係。相比之下,印度對於改善印巴關係有較大願望。因此,莫迪表現得更加主動,比如此次突訪。但從實際效果看,這樣的訪問形式大於內容,能否對改善印巴關係產生實質性推動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儲殷認為,印巴關係如果的確得到改善,將有助於穩定整個南亞局勢,也有利於打消印度對中國與巴基斯坦關係的一些顧慮,從而為印度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打下良好基礎。
此外,印巴關係改善也將有助於穩定阿富汗局勢。阿富汗問題的解決離不開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對話,而在這背後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但從長遠看,要真正從根本上改善印巴關係,仍然存在很多障礙。儲殷指出,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雙方存在根本性分歧,這涉及領土爭端、宗教對立、歷史恩怨和國家安全等問題。這些問題異常複雜,在短期內很難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