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是高等教育的一環

APD NEWS

text

雖然本年度學期已結束,學生也已在放暑假,但中大校園近日卻異常熱鬧。游泳池旁范克廉樓快餐店的去留引發爭議。有些同學和校友不滿招標過程,不捨得這家老餐廳的「檸檬批」,聲稱遴選委員會的學生代表不能代表他們的意見。這個問題仍待解決之際,大學管理層又受批評,指大學將圖書館清潔工作外判給一家曾經有不良紀錄的公司,違反「永不」以校外公司取代原有員工的承諾。學生會、職員協會, 員工總會和校友以各自的方式表達不滿,包括橫額、公開信、傳單, 學生雜誌和社交網絡。

市民大眾或許會問,大學生為何不專心學業,而偏愛管這些「瑣碎小事」?行政部門的同事可能會想,我們已經過適當的招標和聘用程序,為何還要受指摘?同學和校友也許會說,這些事件一再凸顯學校方面的官僚作風,缺乏關顧弱勢社群之心。沒有直接捲入這些紛爭的我,一直在思索這些事件的意義。

我認為這是教育的一部分,應當正面視之。大學教育不只是課堂講授和評核學業成績。既然大學教導學生慎思明辨、追求社會公義和負起公民責任,他們自然會關注校園事務和參與其中。行政部門不應視之為對權威的挑戰,公眾大概也不應視之為「80後或90後年輕人的惡劣態度」,校內師生亦不應視之為針對大學管理的權力鬥爭。我希望大家將之看作…學習的過程, 高等教育的一環。

我們從這些糾紛中學到甚麼?第一,學習以耐心和尊重互相聆聽。我相信,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所做的決定和行動,背後都有自己的理由。2003年「沙士」疫症爆發之時,我們看到那場神秘傳染病擴散的情況,和官方描述的情況剛好相反。那次爭議導致意見和政策分歧。那場災難過後多年,我明白到大家其實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場疫症,結果所得到的印象竟成圓鑿方枘。沒有人全對,也沒有人全錯。因此,對抗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我們應該以理性討論來引導前路。在此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應保持冷靜和互相尊重;應以正面和有助益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將心比心,嘗試了解對方的理據及意見。

第二,在討論的過程中,應虛心下氣,摒棄成見。面對爭議,有些人會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另一些人則堅持自己本著職權和專業知識辦事。反對相方或許會覺得這場「戰爭」非贏不可,以向己方的人交代或者保住面子。畢竟,「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上帝衡量人心。」(箴言,二十一章二節)我建議大家放下「自我」,從中學習。我們應當學會和而不同,不須因持不同意見而互視為敵。意見可以不同,但只要大家的目標一致,(例如保存大學的核心價值,弘揚公平正義,保持良好的管理),那麼,大家就是盟友而非敵人。我們應學會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就更能暸解對方為甚麼想法會不一樣。我們都應學習把團體(對我們來說是大學)的整體利益放在個人意見之上。為成全大我而捨小我的,並非失敗者而是勝利的一方。

校園的問題終於解決了,至少是暫時安定了。我感謝各方的耐性、理性和包容。我們應時刻銘記,身為有學識有教養之士,應當「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章八節)

畢竟,這是高等教育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