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華人身份糾結

新華國際

text

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他辦公桌上的孔子像。資料圖

【亞太日報訊】(記者陳濟朋)在李光耀位於新加坡總統府的辦公室角落矮幾上,擺著一尊孔子像,他在晚年也多次強調儒家傳統薰陶的重要性。但是,回過頭來看,早年李光耀對自己的華人身份也曾有過糾結。

李光耀出生於當地的一個海峽華人家庭。在這種已經本地化的華人家庭裏,很多人接受英文教育,基本不講漢語,但在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上仍保留著華人習俗和家風。李光耀小學、中學讀的都是英文學校,他一生尊敬的祖父也很欣賞英式行事風格。他的祖母曾堅持要求他就讀華校,但沒有成功,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給他造成了華文教育呆板生硬的印象。李光耀在新加坡頂尖的英文中學接受教育之後,獲得獎學金在劍橋大學攻讀經濟和法律,以優等成績畢業。因此,就教育和文化背景而言,他也是個典型的“英校生和“西化派。

李光耀曾一度表現出對於自己華人身份的糾結。在自傳體回憶錄中,他說起年輕時到西方一家酒店住宿,服務員看到他的黃皮膚,直截了當地將他的身份寫成中國人。這件事讓他感到糾結,但卻也讓他意識到自己無法改變華人身份。

不過,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也開始欣賞華人的一些傳統品德,後來對華文教育的看法發生了明顯的轉變。20世紀70年代,他曾說,如果再做學生,自己會選擇先入華校。這表明他逐漸認識到中國語文和文化傳統的重要性,看到了“雙語教育的必要性。1994年,國際儒學聯合會成立,李光耀應邀出任名譽理事長。他在致辭中說:“從治理新加坡的經驗特別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艱辛的日子,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過儒家價值觀的薰陶,我們是無法克服那些困難和挫折的。

在現實生活中,東南亞社會許多經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人士表現出了良好的擔當精神。華人社會也有吃苦耐勞、勤儉節約、重視家庭等有利於社會和諧的優良傳統。李光耀在1978年說:“我自己過去差一點失去文化的根基,因此我深知這種危險,一旦失去文化根基,人就會失去信心。他的兒子李顯龍從幼年起就讀於華文小學,中文流利。他也開始欣賞儒家注重個人修為和“內聖外王的理念。他的孫輩在取名上也體現有儒家學說的痕跡,比如修齊、鴻毅、浩毅、繩武、桓武等。

不過,就總體而言,新加坡社會的主流文化依然偏向西方,英語也是第一語言。這裏也有一段歷史故事。新加坡的華人人口占比超過七成,但也有不少馬來人和印度裔,因此需要保持平衡,英語成為最佳的選擇。李光耀也曾坦承,他認為英語讓新加坡更國際化,也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新加坡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講華語運動取得成功,也令人欽佩李光耀的決心和毅力。要知道,當時新加坡的華人以福建人為主,也有一些廣東人,講的是福建話和粵語,而推廣的話語卻是普通話。但李光耀硬是堅持了幾十年,直至取得成功。這樣的毅力也是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在經濟和反腐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時至今日,新加坡是一個以英語為主要工作語言的社會,但一般華人也可以用中文交流。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新加坡在社會肌理上有非常豐富的東方傳統。許多成功人士身上既可以看到西式的幹練,也可以看到謙遜等明顯屬於東方文化的傳統特質。

晚年的李光耀對於自己的華人身份顯然已沒有當年的糾結,更多是經過歲月沉澱的坦然。雖然一直拒絕回廣東大埔“尋根,但他曾公開表示對於華人許多品質的欣賞,也經常穿帶有立領的中式服裝會客。要知道李光耀曾被認為是遠東地區一個比英國人還英國的人士。有趣的是,一名西方記者在最近幾年還曾問他:聽說你喝溫水不喝冰水(西方人習慣喝冰水)?李光耀回答:是的。氣管受涼,容易引起呼吸系統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