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蝶变”的中国制造:从0到1的突破性成果更多涌现

亚太日报

text

与中国经济一路同行,中国制造也一路转型。

千差万别的企业可能有千差万别的改变,千差万别的改变背后又可以找出一条条相似的轨迹。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故事,洞察正在“蝶变”的中国制造。

从1.0版升级到2.0版

不仅可以完成全景摄像,还加载虚拟现实功能,这款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无人机集中了其在声光电领域的技术。

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制造企业,过去很多年,歌尔凭借微型声学模组、传感器等优势,成为三星、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虽然做供应商日子也不错,但发展却始终无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歌尔公司副总裁吉永说,歌尔将深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顶级音响等领域,扩大品牌影响。

一根棉纱线,可以做到细如蛛丝、绵延一公里、仅重1.94克;一件衬衫,可以做到360度无缝线、水洗100次不变形、免熨烫……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巴宝莉经典格子面料的供应商,鲁泰集团如今也在追求自我品质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目前,鲁泰自主品牌产品70%出口海外,高档色织面料出口份额占全球市场18%以上。

新时期的中国制造从低附加值加工制造的1.0版,正逐步升级到注重质量和品牌的2.0版。中国高铁、神舟飞船、天河计算机、北斗导航——一个个中国品牌,已闪亮国际市场。

从0到1的突破性成果更多涌现

从0到1的突破性成果、原创性创新越来越多涌现,正让中国制造的面貌焕然一新。

别小看一片小小的药,其中往往蕴含着高端技术与创新。

去年底,天士力控股集团自主研发的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完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这也是中药领域创新与国际化取得的重大进展。

0到1的创新之后,1到100的创新紧随其后。天士力在打造中药先进技术制造平台、智能化装备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创新。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生产耐用的汽车玻璃窗升降钢丝,是世界级难题。“这种钢丝要求支撑玻璃窗可升降8万次,对材质和生产工艺要求极高,中国曾长期依赖进口。”法尔胜泓昇集团副总裁刘礼华说。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法尔胜生产的玻璃窗升降钢丝,已被全球汽车厂商争相使用,中国也成为继日本和比利时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供应这类产品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原创”“首创”色彩越来越浓。华为在全球率先推出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可将锂离子电池上限使用温度提高10℃,使用寿命提升一倍。“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工信部资料显示,中国对透明显示技术、锂离子电池、超导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

从2产业转型为2.5产业

曾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踏上了制造服务业的道路,从第二产业转型成横跨二、三产业的2.5产业。

如今,作为雷沃重工的客户,可通过其包括呼叫中心系统、整机销售系统、配件服务系统、GPS系统在内的物联网服务平台,享受智能自助、现场维修、配件维修等多种服务。

从最初做空调,到做大型制冷设备,再到如今进军余热回收、环保污水处理等,双良集团经历着从制造业向服务商转型的过程,如今已超前布局并已完成了多项重点工程中能源回收和智能能源管理。

“海尔的转型:从制造产品的企业转型为孵化创客的平台”,在传统制造企业海尔集团的中央空调智能互联网工厂,这条标语格外醒目。

截至目前,海尔平台已汇聚了1333家风投机构,118家孵化器空间……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产业融合、企业升级的图景正在不断描绘,中国制造正在演绎着“N”种可能。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