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世界銀行30日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正處於失去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的邊緣,今年其經濟規模很可能落在中國之後。如果真是這樣,這一超越則要比人們普遍預期的來得更早。
自1872年超越英國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大多數經濟學家此前預測,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9年超過美國。
上述資料是對貨幣在不同國家的購買力的最權威估計。在對商品與服務的價格進行廣泛研究之後,世行得出結論認為,較貧窮國家的貨幣購買力要比早先預期的強,因而調高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相對規模。
作為對真實生活成本的估計,購買力平價(PPP)被認可為比較經濟體規模的最佳方式,比變化無常的匯率更為理想,匯率很少能反映出商品與服務的真實成本。IMF基於匯率指標估算,201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6.2萬億美元,而中國的GDP為8.2萬億美元。
2005年世行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尚不及美國的一半,僅為美國的43%。使用購買力平價這一新的方法,並考慮到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顯著快於美國這一事實,世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2011年中國GDP達到了美國的87%。
就2011年的情況而言,世行報告稱:“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則緊隨其後。
IMF預計,2011年至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4%,而美國僅增長了7.6%,所以今年中國經濟規模很可能會超過美國。
《金融時報》報導稱,這些資料徹底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圖景,提高了大型中等收入國家的重要性。印度此前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如今已變為全球第三。2005年,印度經濟規模是美國的19%,到2011年達到美國的37%,該比例提高了將近一倍。
俄羅斯、巴西、印尼和墨西哥都進入了全球經濟前12強。相比之下,由於成本高、增長低的緣故,英國和日本相比2005年排行榜與美國的差距拉得更遠,德國的相對排位略有提高,意大利則維持了原有排名。
這一結果將加劇有關世行和IMF等全球性國際機構投票權的爭論,世行和IMF與全球經濟實力對比越來越脫節。
在考察實際人均消費時,該報告發現,新方法加上貧窮國家增長更快這一事實,已導致貧富差距“大大縮小,“表明世界已變得更為平等。
中國國內的多個網站都轉載了國際比較計畫有關中國即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消息,不過相關評論不多,社會輿論反應平靜。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管理學院韓德強教授對數字提出質疑,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提出,中國超過美國還不到時候。因為中國雖然在低技術、低利潤的產業中比較活躍,產量比較巨大,但是產值不很高。此外,高昂的中國房價也可能是GDP增高的原因,房價的虛漲可能會讓GDP增長。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由於這幾年來關於中國哪一年會超越美國的預測不斷出現,中國學界已有過不少討論。北京大學中國經濟改革中心主任姚洋此前就提出,世界已然開始要求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健康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來。隨著中國經濟繼續增長並最終趕上美國,這一要求會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