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英國塞爾比,倫敦前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左)為“脫歐”做宣傳。新華社發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 閆潔
英國公投計票結果北京時間24日下午出爐,“脫歐派”最終以領先127萬票的優勢戰勝“留歐派”,標誌着英國正式開啟脫離歐盟的進程。
不得不說,脫歐和留歐兩派纏鬥至此,局面發展和最終結果早已超出首相大衛·卡梅倫最初預想。當年迫於黨內壓力而不得已在競選時祭出的公投“大招”,卻因卡梅倫寄望借公投“說事兒”向歐盟討要權利、進而增加留歐籌碼的策略徹底歸於失敗,而反過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公投結束後,情緒低落的卡梅倫在妻子陪同下發表講話,黯然宣佈辭職。他表示,自己會擔任首相到今年10月,直至敲定繼任人選。
英國首相卡梅倫資料圖。 圖/路透
從地圖上看,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的選民在這次公投中大體選擇了留在歐盟,而威爾士大部和除倫敦以外的英格蘭地區全部投下了脫歐票。這樣的格局背後縱有南部暴雨影響選民外出投票的技術性因素,但更多還是折射出西方國家內部愈發強烈的反對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思潮。換句話說,不少受到全球化進程排斥、被邊緣化的英國普通民眾已然感受不到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帶給他們的利益和好處,他們抱怨房價上漲、指責不斷湧入的移民擠佔了自己的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這些因素讓英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思潮泛起,最終導致他們把手中的選票投給了脫歐陣營。
6月24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卡姆登市政廳內統計選票。新華社發 理查德·沃什布魯克攝
“民族主義思潮鮮明地體現在這次公投中,而卡梅倫恰恰用公投的方式給了這股暗流一個宣洩的出口,”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國際關係室主任趙晨說,“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思潮在法國、丹麥、奧地利等一些歐洲國家也較為強烈。”
今後一個時期,英國勢必會在經濟和政治層面承受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它今後一兩年會在經濟上經歷一個調整期,也就是說,無法再享受歐洲共同市場紅利的英國,需要重新就產業標準、自由貿易區等議題與歐盟和世界其他國家談判,這將構成一個龐大的制度成本,”趙晨說,“而調整期內採取什麼樣的經濟政策安排、談判的結果如何都還是未知數。”
今後一個時期,英國勢必會在經濟和政治層面承受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
政治上,英國脫歐成功意味着英國從制度上脫離歐盟,也就失去了在歐盟內部的決策權,進而將無法再影響歐盟未來的走向。相反地,歐盟卻可以通過自身龐大的市場對英國施加巨大影響。可以說,在與歐盟的博弈中,脫歐這種“自殺性”的策略無疑對英國更加不利。
至於英國脫歐對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影響,英國從歐盟“出走”產生的消極示範效應和連鎖反應會有多大;在新興國家崛起的背景下,這樣一種西方內部的分裂會對歐美加強聯合、試圖借助自身體量優勢通過“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談判等方式來制定世界貿易新規則的企圖心構成多大離心力,都還需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李夢歌
作者簡介:
作者閆潔,新華社國際部專特稿中心記者、編輯。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和國際問題專家,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