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掃描:力促尖端技術民轉軍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樂紹延)日本防衛省日前決定獨自研發早期預警機,加強對中國和朝鮮的監視。日本軍工巨頭三菱重工公司不久前也透露,由日本防務省委託研究開發的隱形戰鬥機樣機已經研製完成,並定於明年一月進行首次試飛。這將是日本首架由國內企業採用獨自的最新技術研發的隱形戰鬥機。而該隱形戰鬥機採用的能夠反射和吸收電波的隱身材料以及傳感和控制等多項尖端技術都來自民用技術。

安倍政府今年四月正式決定以“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替代日本戰後嚴格堅守的“武器出口三原則之後,又於今年6月制定了“防衛裝備生產與技術基礎戰略,決定採用多重措施,靈活運用民間企業的先進技術,發展軍事裝備和生產能力,推動民用尖端技術軍用化。

民用轉軍用只隔一層紙

日本帝京平成大學教授林譲曾經在厚生勞動省所屬的國立醫藥品食品研究所從事以食品中有害物質檢測為基礎的化學分析研究工作。但專門從事防衛裝備和武器研究開發的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對他從事的這項研究十分有興趣,並特意找上門,要求他利用其研究成果,聯合研發“生化武器檢測系統。

林教授說,在研究這項技術之初,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從事的這項研究工作會被應用到生物化學戰方面。不過,他還是接受了防衛省的邀請,參加了“生化武器檢測系統的研發工作。後來,他雖然進入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但一直參與防衛省主導的研究。目前,他正在和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合作,共同從事“炸藥及爆炸物檢測系統的研究。

林教授說,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很大部分具有通用性,很難嚴格區分是民用技術還是軍用技術,“對有些技術來說,民用轉為軍用只隔著一層紙,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做到。

戰後,東京大學等一些具有相當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反思了戰爭期間許多科研成果演變為戰爭手段、科研人員成了戰爭的幫兇這一實際情況,內部規定大學的科研人員禁止從事軍事技術方面的研究,大學的科研人員對協助日本軍方從事軍事科研也有較強的抵觸感。但近年來,這種抵觸感已經逐漸消失,很多大學的相關科研人員應邀加入到了防衛省的軍事課題研究,將民用技術應用到軍事方面。

目前,在日本的國立大學中,只有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繼續禁止教學科研人員從事軍用技術的研究開發,但這種禁止規定也名存實亡。今年5月份,日本防務省的新型運輸機C2發生了較大問題,要求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專業的教授協助調查原因並找出解決辦法,東京大學方面雖然拒絕了防衛省方面的要求,但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最終同意有關教授以個人的名義參加調查小組的工作。

力促民用技術軍用化

日本政府去年年底制定的《防衛計劃大綱》強調,“要加強和充實與大學以及其他民間研究機構的合作,積極、充分地利用有可能轉用到軍事領域的民生技術,大力推進防衛裝備技術的發展。其實,早在10多年前,日本防衛部門就積極開始與民間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民用技術軍用化的研究,最近幾年,這種合作研發的勢頭進一步增強,2012年只有4個合作研發項目,而去年一年就增加到了10個項目,預計今年軍民之間的合作研究項目數量將超過去年。

據日本《每日新聞》記者透露,目前,日本防衛省至少與日本8所著名大學、11所民間研究機構簽署了聯合研究開發軍用技術的協議,聯合研究項目涉及到爆炸物檢測系統、排爆機器人、紅外線遙控系統等多個領域。目前,防衛省與民間研究機構正在從事的聯合研究項目共有27個。其中,與橫濱國立大學共同展開的“無人小型移動體的控制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掌握新型無人飛行器的控制與反控制技術;與理化研究所聯合進行“遠程化學製劑探知與處置研究,主要目的是探查和防範利用化學物品實施恐怖襲擊;與千葉工業大學聯合從事“在極端惡劣環境下機器人的移動及其作業,研究機器人如何在極端條件下按照指令清除危險物體,並確保自身安全等問題;與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聯合研究“自主型水中無人探查機,這項技術可用於探查和開發海底資源,也可用於探查和跟蹤潛艇;和宇宙航空開發機構聯合研究新型直升機技術,並就相關技術進行交流與合作。

新瀉大學名譽教授赤井純治認為,國家給公立大學撥付的研究經費不斷減少,科研人員為了獲取更多的研究經費,確保自己的研究項目能夠取得成果,會越來越願意接受防衛省的邀請,進行聯合研究。

發展軍需產業助推經濟發展

日本加大軍事科研力度,發展軍需產業的目的除了確保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軍用技術之外,還指望通過發展軍需產業,增加軍品出口,助推日本經濟發展。

安倍身邊的一位高級官員對《每日新聞》記者說,安倍首相從根本上調整防衛政策,放寬武器出口限制的初衷,不僅是將防衛產業定位於經濟成長戰略的一環,而是要將其作為助推經濟復蘇的“王牌。激發軍品需求可以引導和促進尖端技術發展,穩定國內就業形勢,有望對軍需產業乃至日本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日本政府已經決定於明年在防衛省內設立專門負責國防裝備技術研發、生產和出口管理的“防衛裝備廳,加強對軍需產業技術研發、軍需品生產方面的指導和管理。

日本媒體認為,日本在坦克、戰鬥機、潛艇等裝備方面具有技術上的優勢,將成為今後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強項,巡邏艇、掃雷艇和掃雷儀也將成為重要的出口產品。日本武器出口限制放寬之後,就可以將軍需產業的研發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產能,盤活軍需產業,搶佔國際軍火市場,甚至助推出口,改善經濟長期低迷的狀況。

但是,日本軍事評論家前田哲男認為,安倍內閣希望通過發展軍需產業助推經濟發展很可能是一廂情願,因為在兵器世界中,賣得火的都是經過戰場檢驗的品種,到目前為止,日本的防衛裝備基本上只停留在專供日本自衛隊使用,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檢驗,所以很難想像沒有經過實戰的武器裝備能夠獲得賣家的青睞。大阪大學副教授久保田也表示,日本的軍需產業是在保護中發展起來的,雖然在材料和性能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沒有經過任何競爭,生產成本要比國際市場上高出許多,缺乏價格競爭力,所以很難想像日本的防衛裝備在近幾年內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一定的份額。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理事長認為,放寬武器出口近期不會對日本經濟產生多少影響,但隨著限制的進一步放寬,出口數量增加,生產規模擴大,成本下降,將會對日本軍工企業產生重要影響,有助於日本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