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当地时间4月23日,彭博商业周刊发表长文,讲述“解封”之后武汉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的故事。文章认为,这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工业中心,目前正面临努力复工复产的同时控制新冠疫情再次暴发风险的境地。不过,文章进而表示,“尽管如此,武汉还是希望安全而迅速地恢复正常消费”。在文章看来,此次新冠疫情严重程度对今天大部分人来说都前所未见,即使研发出疫苗也可能无法让一切重回正轨。但文章同时表示,武汉或许能够为世界其他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的城市提供借鉴,“武汉是第一个穿越了新冠病毒曲线的地方,它在这次疫情后将如何改变或不变,将让人们认识到很多事情”。
以下是彭博商业周刊4月23日文章(节选):
解封之后的武汉
恢复正常生活的武汉,少为人知的世界
这里是联想位于武汉郊区生产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工厂,每个工作日,来上班的员工都要向主管报到,至少测四次体温,结果会输入自行开发的数据搜集系统。所有高于摄氏37.3度(华氏99.1度)情况都会被自动标注出来,通知内部的“抗疫工作组”介入调查。
这个工厂位于中国中部,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关闭了两个月,3月28日重新开始运行。开工前,原先的日常工作流程都经过重新设计,以最小化感染风险。复工前,员工需要同时测试病毒和抗体以确定是否曾经感染,然后需要在一个专门的宿舍里隔离,确认没有感染后才可以重返工作岗位。而回到工厂后他们发现,原来的六人会议室只能最多三人使用,食堂里的餐桌也用纸板分割以避免交谈。随处可见的标志说明各个区域最近消毒的时间,尽量使用机器人运送物品以减少人员流动的风险。同时电梯也成为“疫前世界”的遗迹,所有人都被要求使用楼梯,而且过程中还要彼此保持距离。
这是一个四月中旬的星期日,负责所有安全措施的人叫齐岳(音),是联想集团武汉工厂的负责人。他48岁,头发一丝不苟,体格健壮。1月23日武汉封城时他刚好在回天津老家过年的路上,直到2月9日,他才得以回到武汉——他能回来的方式是买了一张到长沙的火车票,在火车经停武汉的时候央求乘务人员准许他下车。他的工作是在复工的同时保持高度警惕,“防控第一,产量第二。”
齐是武汉千万人口中的一员,他们在经历了本世纪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后努力恢复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在很多方面他们做得很不错。湖北省的暴发在2月中旬达到最高峰,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已经基本没有新增感染病例。但科学家警告说新冠病毒既狡猾又强大,可靠的疫苗出现前仍然可能出现新的暴发。这个千万人口的工业中心面临的是在努力复工复产的同时控制风险的两难境地,而世界各国的政府很快都会遇到这个难题。
至少到现在为止,武汉采取的恢复正常生活的方式,对伦敦、米兰或纽约的人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恢复,但很多群体活动仍然被严格限制。
虽然城市居民逐渐开始恢复到一月的生活状态,现在还不知道在经历了这样的极端事件后,他们是否真的想要完全回到以前。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重新开业了,但门可罗雀。餐馆也是如此,人们更愿意订外卖。地铁里很安静,汽车的销售在增加:毕竟,虽然堵车很烦人,但它更能保持社交距离。
齐岳认为,联想应该处于助力经济恢复的有利位置上。平板电脑的需求在增加,因为全世界的学校都在转向远程教育,考虑居家工作模式的公司也需要加大在技术上的投资。复工以来,他增加雇佣了上千名工人,工厂现有员工数超过万人,生产线也已经完全达产。
他说,他非常清醒地了解,任何一个员工感染病毒都会导致工厂迅速关停。“跟员工开会时,我会反复强调‘不能放松,不能放松’。我们不能犯任何错误。”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也是最大的城市。经历了初期对人传人风险的认识不足和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之后,这个城市需要赫拉克勒斯式的巨大努力才能控制住疫情。十天内,超过四万名医生护士从中国各地驰援武汉,充实原有的医院以及10天内新建成的方舱医院,原来生产汽车和电子元器件的公司也改产个人防护装备。疑似感染者被要求在改造后的宿舍或酒店里隔离,只有确认没有感染才能回家。
湖北是中国最后一个恢复正常的省份,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一直到到3月底开始逐渐放松,4月8日解除。此时离疫情开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政府认为这是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4月7日夜间,武昌火车站重新出现了拥挤的人群,这里是武汉最大的铁路中心。几个月以来的第一班离汉火车定于凌晨0:50开往广州,此后密集的时刻表上是开往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的火车。(武汉是数条主要铁路线和公路线的交汇点,工业发达,经常被用来与芝加哥相比。)“健康码”系统是中国官方和民间共同开发的对应新冠病毒的系统,由阿里支付和微信软件来实现,分三种感染风险:红色、黄色或绿色。绿色的二维码表示低风险,一般人都在这个级别。一旦与感染者接触就会变成黄色,需要强制隔离检疫。红色表示疑似或确诊病例。
城市间的旅行需要绿色码,22岁的曾晓(音)就是绿色。她身体健康,但还是对坐火车感到紧张。“如果我的体温太高,我还是可能被拦住。”在靠近出发区时她这么说。在去火车站之前,她反复检查体温,担心不能前往广州,继续她的教师职业。“我快三个月没有见到我的猫了。”她其实不用担心,体温检查正常,很快如愿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天色破晓,武汉小心地恢复运转。理发店是第一批重开的行业。路上的车明显增加了,上班族鱼贯而入城市中心的办公楼。但非常明显控制措施还在执行。每一个写字楼和办公楼前,警卫都拿着测温枪,阻挡读数太高的人入内。绿码是乘坐地铁的必需,成为这个城市珍贵的物品。如果绿码持有者与某个确诊者同时身在一个建筑物内,就会变成黄色。公寓楼如果发现病例,仍然有权禁止住户出入,这点还跟封城期间的措施一致。
尽管如此,武汉的商业还是希望安全而迅速地恢复正常消费。早在这个城市重新全面开始运转之前,当地奥迪经销店的销售团队就开始了每日例会。这20多名销售都穿深色制服,戴口罩,排成整齐的队伍,但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一名经理站在前面给他们讲当日注意事项,一名同事穿插在队伍中,向每一名员工喷洒消毒剂,而且喷洒时员工会转身配合以保证完全覆盖。“也许客户不会完全诚实地告诉你他们身体不舒服,因此一定不要带他们进店,”这个经理说,“尽可能在门口跟他们交流。”
3月23日以后,这个经销店每天卖出7辆车,虽然受到很多限制,这也已经达到了去年的水平。销售最好的是低端的A3车型,零售价为20万元(2.8万美元),购买者通常是家里已经有一辆更大、更豪华的型号。“人们不愿意乘坐武汉的公共交通,”市场总监潘先生说,“他们也不愿意打滴滴。”他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联系曾经表达过对奥迪的兴趣但还没有下单的群体,希望能扩大销量。这家经销店打算把销售队伍扩充到150人,所有员工也将很快获得封城后延误的工资。另一名销售补充说:“销售快速增长。”
但对于武汉的很多其它商业来说,远并非如此。Benny肖是武汉博源纸塑的国际业务总监,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不引人注意但又非常重要的产品,是中国工业的支柱之一。他们为美国航空公司、日本零售商生产及其它客户生产一次性纸杯。
像武汉的所有居民一样,疫情发生的最初几个月对肖来说非常难熬。他的妻子已经退休,之前是协和医院的医生,正是这个医院确诊了最初几例新冠病毒患者。3月底,肖回到了陷入严重困境的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订单量下降了50%,食品运输需求的增长未能抵消航空旅行的灾难性下降。虽然政府已经提供了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但是肖不确定他是否能够避免裁员。他说:“1月、2月时,我还以为一切都会在4月恢复正常。”然而,“今天早上我刚刚给银行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无法偿还贷款的利息。”
对于所有50岁以下几乎一直经历着国家经济繁荣的人来说,只有不多的民众经历过经济紧缩的痛楚经历。中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收缩了6.8%。城市失业率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指标,2月份升至6.2%,但3月开始回落。在欧洲、美国和其他主要商品市场都面临大萧条的今天,还不清楚中国的商业模式会有什么变化。
姚俊(音)是那些努力向前看的人之一。这位身材娇小的50岁女人是武汉威和光电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这家公司制造焊接头盔和防护面具,出口到法国、德国和美国。威和公司用了15天时间通过了包括当地居委会在内的四级政府的层层审批,被认可有合格的防疫能力,于3月13日正式复工。“我们不能出现一个病例,”姚在工厂接受采访时说。生产线能够运转的每一天都很重要,威和正努力补足今年头几个月没能完成的订单,尽管姚不确定她在已被封锁的海外市场的客户是否有能力接货。考虑到全球经济的现状,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更多的生意进来。
尽管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她还是努力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这座城市刚刚经历的事情上。“我每次看到医务人员的消息都会哭,”姚说,一边强忍住泪水,一边搓着手机上的玉质钥匙扣。她睡不好觉,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医生和护士们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故事:“我不认识这些人,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会让人心碎。对我来说,这些死亡不只是数字或陌生的名字。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疫情让姚开始重新思考她的人生。去年,她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通常是拜访国外的客户。现在,她说,她想花更多时间在家,和她的家人在一起。她的儿子本应该于2月返回澳大利亚上大学,但由于疫情未能成行。姚也不想让他回去。
即使在看似改变世界的事件过后,人们的行为依然能够逐渐恢复常态。在“9·11”事件过后的几周,评论员预言了一系列潮流的终结,包括全球化、摩天大楼和讽刺。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保留至今。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几年内,银行和置业者都重新开始操作高风险贷款,最富有人群拥有的财富也远超过2008年以前的水平。
但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次将是不同的。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前所未见的:任何人,朋友、家人、陌生人,都有可能受到致命的感染。有效疫苗的研发可能需要至少一年。这种新的病原体能够以无与伦比的速度让一切陷于停顿,一旦全世界认识到这一点,即使有了疫苗也可能无法让一切重回正轨。武汉是第一个穿越了新冠病毒曲线的地方,它在这次疫情后将如何改变或不变,将让我们其他人认识到很多事情。
这个城市的很多举措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其它国家的政府即使想模仿,也缺乏中国拥有的完备防疫监测系统。但不管具体战术如何,武汉的关键经验是抗击病毒需要永远警惕,而且要对重要性重新排序,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