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邮政工作人员将乌兰察布农副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张林虎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7日电 题:内蒙古脱贫“密码”:因地制宜“有良方”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藜麦、粉丝、酸辣粉……一辆满载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特色农产品的邮政车缓缓驶出,七八个小时之后,这些农副产品将送到北京。
图为科左中旗通过劳务输出的工人在工作中。 张林虎 摄
商都县是乌兰察布所辖旗县之一,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定点扶贫县。作为内蒙古脱贫攻坚主战场,乌兰察布所辖11个旗县区中,曾经有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深度贫困人口一度占内蒙古的46.2%。
今年3月,内蒙古包括商都在内的20个国贫旗县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尽管31个国贫旗县清零,但内蒙古各地仍“摘帽”不松劲,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产业扶贫之路,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还蹚出了一条“脱贫良方”的发展新路。
刘志强是商都县一名残疾人,也是一名低保户,贫穷的日子一度让他步履维艰。2016年,身残志坚的刘志强返乡创业,在淘宝上开起了网店,他向散户收购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后在网上经营。
然而,和所有网店一样,订单成了最大难题。幸运的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在当地开通“通用消费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帮助销售7个品牌的18种农产品。产品有了销路,刘志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年销售额达到58万元。
消费扶贫,物流是关键。如何让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快速有效地流通起来,是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寄递问题,乌兰察布市邮政开通了“点对点”直达邮路,将各地扶贫农产品快速配送。
资料图。图为农户在地里直接将土豆打包发货。 张林虎 摄
乌兰察布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白音告诉记者,今年,邮政将围绕乌兰察布市委政府脱贫攻坚战略,打造“一县一品”形象品牌,让土豆、胡萝卜、贝贝南瓜等更多的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距离商都1000公里的科左中旗同样不遑多让。
通辽市科左中旗与北京顺义建立京蒙扶贫协作工作关系以来,为了将富余劳动力转移,成立了京蒙劳务协作科左中旗驻京服务中心,专人专职负责为进京务工人员提供岗位介绍、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劳务关系协调等工作,已帮助700余名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起,科左中旗架玛吐镇苏根好力宝嘎查采取“村集体主导+合作社运营+农牧户收益”的模式,将全村6800亩土地全部流转,动员全村农牧户务工,全村330名农牧户实现就业,每年仅工资达到2万—4万元。
据悉,架玛吐镇全镇33万亩土地已规模化流转10万多亩,释放8000余名劳动力,还获得股金分红,实现了“享受双待遇、进城无忧虑”。
图为两年多时间王世龙家的羊已繁殖到40多只。 张林虎 摄
咩、咩、咩……刚来到通辽市开鲁县东敖包村王世龙家,就听到此起彼伏的羊叫声。
王世龙因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致贫。在健康扶贫政策帮扶下,他做了手术。虽然扔掉了双拐,但弯腰、下蹲仍然受限,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发展庭院经济,成为镇村党组织和扶贫干部为其量身定制的脱贫致富最佳方案。
2017年,在5000元养殖扶持资金的支持下,王世龙购买10只羊,在院子里建圈围栏,搞起了庭院养殖。次年,政府又为其投放了一只种公羊、6000元的棚舍补贴,王世龙如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目前,内蒙古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国家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累计减贫155.4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