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觀察:日本人如何“共享汽車”

APD NEWS

text

日本街上的汽車共享服務站

公共交通雖然便捷,但在使用上更為靈活的私家車依舊受到人們的青睞。不過在交通擁堵難以緩解以及提倡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在中國一些大城市,擁有一輛私家車變得越來越難。而在鄰國日本,一種汽車共享服務正在悄然興起。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很容易見到一塊靠著小型地上停車場的醒目黃色招牌,上面寫著“Times car plus,這就是日本最大的停車場運營商Park24的汽車共享服務站。

會員只需持會員卡提前3分鐘趕到停車場,預約車輛就會自動解鎖供其使用,使用時間15分鐘起步,價格實惠(最低15分鐘200日元,且保險費和燃油費不另繳),且提供經濟型轎車,豪華轎車,運動型多功能轎車等22種車型供會員選擇。

截至今年8月底,Times car plus在全國共設立了4414個服務站點,提供6735輛汽車供會員使用,會員總人數達到25.3萬人,為業界老大。僅在記者所居住的東京澀谷區惠比壽車站附近就有5個服務站。

靈活性和社區性

汽車共享服務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瑞士,進而擴展到歐洲各地。因巴黎,倫敦等大城市交通擁擠異常,在城市中心居住的人們使用私家車反而不便,於是汽車共享服務便應運而生。在美國,最早的汽車共享服務公司zipcar也是發源於擁擠的大都會波士頓。從這點看來,東京、北京、上海等大都會的確都是適合發展汽車共享的城市。

日本的汽車共享服務公司共有三類,一類是隸屬於停車場公司,如日本最大停車場公司times旗下的times car plus,日本停車場開發公司的ecoloca,三井不動產旗下停車場公司repark的子公司careco等,它們利用停車場的佈局優勢開展業務。第二類是由租賃公司發展新業態成立的子公司,如日本首家租賃公司歐力士旗下的歐力士汽車共享。第三類是由汽車關聯企業開展的多樣化經營,如日本最大的二手車買賣公司格列弗(gulliver)的格列弗汽車共享公司,昭和殼牌石油公司旗下的machinorikun等。這三類公司中,停車場旗下公司利用停車場佈局的優勢在業界處於領軍地位。

Times car plus是汽車共享業界的老大。其前身是於2005年2月成立的Car share24,原是馬自達汽車公司經營的租車服務公司,2009年被投幣停車場服務公司Park24收購,利用該公司遍佈日本全國的停車場展開汽車共享服務,並更名為times car plus。該公司旗下還擁有租車服務公司times car rental。times car plus提供包括寶馬、minicooper等進口車以及本田飛度,CR-Z,豐田普銳斯等人氣日本車在內的共22種車型,所有車輛均帶有車載導航、ETC、嬰兒座等設備。

提到汽車共享服務,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這與租車有什麼區別。在位於東京澀谷站新南口附近的times car plus入會門市部,入會負責人川崎小姐為聲稱考慮入會的記者介紹並比較了購買私家車、租車和使用汽車共享服務三者的優缺點和適用的群體:買私家車,以馬自達2為例,購車費用約150萬日元,車險每年3至10萬日元,此外還要加上車稅、養車費、車檢費、停車費;租車,以在times car租馬自達2為例,每次租借都必須去門市簽協議、填表,基本費用為6000日元左右,起步時間為6小時,費用在6000日元左右,使用12小時以上才有折扣,且燃油費要另繳;而在times car plus使用共享的馬自達2,除入會費用1500日元,月租金1000日元之外,使用3小時費用約為2400日元,6小時套餐為3900日元。

很明顯,就租車和共享車來看,在除東京、大阪、名古屋以外的公共交通不那麼發達的大城市,出於通勤和不可或缺的交通手段以及對車的愛好等需要比較適合買車,租車則適用于很少駕車者或長時間、長距離駕車出行,以及需要駕駛卡車和越野車的人群;而汽車共享適合在居家附近購物,接送孩子等使用兩至三小時的社區用途以及本地出差或出遊的短途使用。川崎小姐表示,times car plus的理念就是“在必要的時候自由使用汽車,“24小時自由使用日本全國的車輛。

帶上日本駕照,能提供居住在日本的證件以及有效電話和郵寄地址,並繳納1500日元的入會費就可以立即獲得會員卡,並通過手機開始預約使用。times car plus自主研發的資訊系統“TONIC將日本全國的times的停車場連成一個網路,空置狀況、業績等一目了然,力求將停車場和車輛資源有效配置。用戶端則採用在電腦和手機都可以使用的專用軟體。

入會後,會員可從電腦,智慧手機設置車載導航,檢索附近可預約的車輛、時間,以及停車場,非常簡單方便。汽車使用費用則是從事先登記的信用卡中扣除,具體使用明細會員每月均可以從會員個人頁面檢索,一目了然。

汽車共享對於工作生活于都市社區的駕車族來說不啻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無論是用車的靈活性,快捷性,還是收費的經濟性,汽車共享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它不僅極大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效率,甚至對於人們的出行文化和整個社會的交通理念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將汽車裝進口袋 “第四大交通工具

Times car plus推廣部經理內津基治表示,他們沒有花費大量廣告費炒概念和做宣傳,而是將所有資金致力於增加車輛,提高共享車在“想用的時候想用的地方就能用上的便利性,以及預約,返還手續的簡便化,通過會員口碑來做推廣,現在業務擴大很快。

內津基治躊躇滿志地表示,他們有信心讓汽車共享發展為繼公車,地鐵和輕軌,計程車之外的第四大交通工具。“比如可以乘坐飛機、新幹線、電車抵達旅行目的地,然後從times借車,就好像把車放在口袋裡,能隨時掏出來用的感覺。內津表示,他們的夢想是將會員人數發展至8000萬人,與日本擁有駕照的人數相同,“或許不遠的將來,擁有times會員卡的人會比持有IC公交卡的人還多。?

Times car plus協調專員藤本介紹說,times car plus會員的年齡跨度大,不過以上班族、主婦和學生最多。上班族一般是居住在東京都周邊,到地鐵和輕軌站有一定距離者,作為電車通行的輔助手段;主婦則多是出門採購和接送孩子,而學生則是出遊和出於體驗駕車想法的比較多。藤本說,年輕人是他們目前最大的行銷目標。由於在東京等大城市,由於公共交通非常便利,加上路況也稍擁堵,停車費高昂,養車費用不菲,保有私家車的必要性越來越弱,日本年輕人“遠離車的傾向也一直存在。但汽車製造既是日本的支柱產業,也算是日本的一種文化,所以他們致力於開發適合年輕人的服務形式,如為學生免去入會費,提供打折和附加服務等。現在times car plus在年輕人中口碑非常好,在臉譜和推特上被口口相傳。

90分鐘汽車共享服務體驗

記者的一位元在諮詢公司工作的日本朋友泉小姐正巧是三井不動產旗下汽車共享服務公司careco的會員,經常利用其事務所附近(東京山手線代代木站附近)的千駄谷五丁目的共享服務站,在沒有約談客戶的下午前往相隔兩站的神宮球場棒球擊球練習場打球。那裡乘坐輕軌去不太方便,加上練球行頭多不好拿,所以她一般預約90分鐘的共享汽車共享。應記者要求,她專門演示了從預約到結束使用的整個行程。

Careco的智慧系統與iphone軟體配套,從預約到結束使用全可用手機完成。泉不到兩分鐘就預約完畢,並帶領記者步行5分鐘來到服務站。Careco的共享服務從10分鐘起步,東京主城區的服務站一般只有一兩台(車型不定)供選擇,能開上什麼就要運氣,而這也讓人有一種期待感。這天我們碰上的是本田的混合動力車insight。泉在手機軟體中按下“利用開始,汽車的邊燈開始一閃一閃,這樣車就解鎖了。

泉發動汽車,並請記者將旁邊的車位使用中標識挪到車位元上,這是因為該服務站同時也提供停車服務,萬一車位被占,車無法歸位,就要追加收費。車內仍有淡淡的煙味和幾個煙蒂,泉笑說這就是共享車的一大缺點,共享者的素質也是決定用車品質的因素之一,因為服務人員很難每有會員使用過就做清理打掃。不過她表示這比自己在美國使用共享車時見到的場景好多了,前者需要從清理垃圾做起。記者注意到車內備有酒精和除臭空氣清新噴霧,想必是服務商為有潔癖的顧客所備。

使用車內備的加油卡可以到與careco有合作關係的ENEOS,JOMO等加油站加油,careco事後還會為幫助加油的顧客送上一份小禮物。從泉的事務所到球場約開了10分鐘,在球場聯繫半小時後我們原路返回,最終使用90分鐘,基本費用加上距離費用共花費2300日元。

日本個人機動性和生態交通促進基金會的調查資料顯示,今年1月,享受汽車共享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約為28.95萬,比兩年前增加了4倍。Times car plus的協調專員藤本也介紹說,該公司的入會網點正快速增加,並且park 24所轄的越來越多的停車場開始身兼共享汽車服務站點之職,業界總體對汽車共享服務的前景非常看好。不過藤本也透露了汽車共享普及的兩個難點,一是與手機,電腦以及智慧系統掛鉤的操作流程對於占日本人口多數的中老年人有一定難度,需要長期舉辦說明會,講座來培訓;二是隨著共享人數的增多,汽車的衛生和性能維護都需要付出更多人力和無力,折舊速度也會加快,畢竟還有很多人是希望通過共享汽車體驗到駕駛的樂趣,而不是雇一輛髒兮兮的破車做交通工具。

汽車共享服務在日本迅速發展,在給消費者帶來便捷的同時又有效減輕了大都市的汽車保有壓力。而在中國,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購車難、停車難等問題不僅困擾著希望通過駕車彌補公共交通工具不足的人們,而且更將多數人擋在了自由出行體驗駕駛樂趣之外。雖然存在發展水準、消費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但是相信汽車共享服務在日本的成功經驗一定可以給解決中國大都市的私家車難題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