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武生——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陈振江的粤剧之路

APD NEWS

text

作者:《亚太日报》刘莉莉

这两天,陈振江的左肩受了伤,连带左胳膊不敢做大幅度动作。用他的话说,为了保证接下来的《南拳》排演,自己不能有丝毫闪失。

《南拳》是广州红豆粤剧团新近推出的剧目,讲述蔡李佛拳的传人们用武艺报效国家的故事。戏里大开大合的打斗场面和红色背景,让陈振江很是喜欢。

“身为武生,就要像个男子汉一样顶天立地。心怀国家,才能唱好粤剧。”他说。

六岁登台,小娃子长成大武生

戏曲里武生穿的衣服叫“大靠”,十分威武霸气。陈振江指着一件白色的“大靠”说:“我师父穿了它十五年,我又穿了十五年,如今成了古董了。”

陈振江的师父是粤剧名家欧凯明,而欧凯明的师父正是赫赫有名的红线女。欧凯明唱红的时候,陈振江还是个六岁的小娃子,跟着父母的剧团四处演出。

平时演员们练嗓子,陈振江也跟着唱,最后干脆上台了,演了个小角色。“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倒不怯场。”他笑着回忆。

陈振江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体里流淌着粤剧的血脉,还是上初一的时候。他正式向母亲提出,想要报考粤剧学校。最终,陈振江于2000年进入广东粤剧学校学习。

粤剧是门很复杂而综合的艺术,讲究声、色、艺俱佳。2006年毕业后,陈振江进入民营剧团,成为一名真正的粤剧演员。那段时间,他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剧团上山下乡,走村串巷。民营剧团演出条件艰苦,陈振江倒不在乎,但是受众面窄、专业不精等问题,让他陷入了苦恼和迷茫。

经过认真思考,陈振江决定离开民营剧团,于2009年考入广州红豆粤剧团。“进入红豆粤剧团,我重新开始。但我依然十分感谢在民营剧团演出的三年经历,这是我人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让我对表演有了基本的认知。”他说。

亦师亦友,学艺路上点亮明灯

红豆生南国。

周恩来总理曾说:“昆曲是江南到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从此,“南国红豆”,就成为粤剧的美称。

也正因为此,国宝级粤剧大师红线女1991年在创办嫡系粤剧团的时候,将其命名为“红豆粤剧团”。

后来,红线女慧眼识英才,一手培养出粤剧名家欧凯明。而欧凯明也被小字辈陈振江视为偶像。

其实,陈振江当初选择剧团时,不只广州红豆粤剧团这一个选项。他之所以一心只认“红豆”,就是奔着欧凯明而来。后来,陈振江率先捅破窗户纸,正式拜师,将“崇拜喜欢”,转化为师徒关系,之后更是发展为“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在陈振江看来,师父欧凯明在台上为将为帅,是个铮铮铁骨的大英雄,在台下做人处事,也是个正直豪爽的真汉子。师傅善良、热情、爽朗、阳刚、讲原则、讲艺术良心的个性和作风,深深地影响了陈振江,为他的粤剧武生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粤剧也称为广府戏,以粤语方言演唱,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广东地方小曲,颇有岭南水乡的气质。原始的粤剧风格较为豪放、外向、粗线条,后来逐渐吸收了京剧等戏种的内敛,丰富了演员的文化修养,提升了角色把握能力。

从红线女到欧凯明,再到陈振江,技艺相传,倾囊相授,却也并非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粤剧讲究传承,更推崇创新,这都是源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包容性。

任重道远,传承人筚路前行

2023年,陈振江从师父欧凯明手中接过大旗,成为广州红豆粤剧团的当家人。在担任团长的同时,他还是剧团里的文武生,更是业界炙手可热的新星。

曾经,粤剧鼎盛之时,一票难求,只要演员功夫到家,观众们便蜂拥而至,那场面令人叹为观止。而现在,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阳春白雪的粤剧被束之高阁。陈振江面临的难题,前所未有。

为了拉近粤剧与民众的距离,陈振江想尽了一切办法,带领红豆粤剧团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如今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兴起,陈振江便带头做起了直播和短视频,团里还有个师弟成了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知名博主;

如何吸引年轻人爱上粤剧?红豆团和话剧导演合作,排演《武松》等节奏快的实验性剧目,进校园展演;

为了把粤剧搬上荧幕走进千家万户,红豆团计划筹拍十部粤剧电影,目前已经完成了六部,其中三部获得了金鸡奖提名,可喜的是,《南越宫词》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此外,陈振江还开拓创新,致力于将粤曲与古诗词相结合,力推“双非遗”。例如,将深沉豪迈的《将进酒》与婉转悠扬的粤曲相结合,再配上陈振江九声六调、抑扬顿挫的粤语演唱和朗诵,怎一个“燃”字了得!

前一阵,越剧演员陈丽君爆红,陈振江觉得是好事儿。“虽然陈丽君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但她还是离不了越剧,还是喜欢越剧的。”陈振江说,“对于中国的戏曲而言,无论是什么戏种,追求的都是圆满、吉祥的氛围和智慧的中国哲学,演员会十分享受表演的过程。”

海外观众对粤剧的热爱,令陈振江欣喜。疫情结束后,红豆粤剧团又开始东奔西跑,给海外华侨演唱家乡戏。去年,红豆团访问了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和英国,除了在剧场、使馆、侨团演出,演员们还在街头玩起了“快闪”,用出其不意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中国的粤剧艺术。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对于老华人来说,粤剧是乡情,我们这些演员就是家乡人。”陈振江说,“他们欢迎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是对‘根’的留恋,是对中国文化的留恋。”

……

采访结束后,已到中午。陈振江说他得去“眯”一会,养足精神,参加下午的排练。

毕竟,于演出,他是主角,于剧团,他是团长,于粤剧,他是传承人。即便身负伤病,千头百绪,他也得打起精神,挺直腰板,带着勃勃生气走下去。

因为,这是他,一个岭南大武生,理应通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