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綜合媒體信息,2016年是猴年,恰逢86版《西游記》上映三十周年。這部劇播了30年,有數據表示,約有60億人次觀看,相當于每個中國人看了3遍的西游記。其實,有很多人看的幷不止3遍……
近日,六小齡童在微博曬出兩張自己扮孫悟空準備上央視戲曲春晚的照片,這些都一下子勾起了大家對孫悟空的懷念。儘管如今他已年近60,但上妝後,竟完全看不到時間的痕迹。
“齊天大聖”真難“歸來”?還是哪裏出了問題?不管六小齡童上不上得了猴年央視春晚,都已經成了今年春節前網友迫不及待“吐槽”的事。
“只要春晚需要,我隨叫隨到。”六小齡童本人在網上的這句表態,讓數百萬網友揪心。畢竟被稱爲“六小齡童”的演員章金萊已經57歲了,等待下一個猴年,需要再12年,“大聖”那時要將近70歲高齡了。“集體記憶”、“懷舊”、“想看到兒時偶像”、“圖個喜慶、看個熱鬧”等各種理由集齊了觀衆呼喚六小齡童登上猴年春晚的心聲。
面對“時刻準備著”的“中生代”藝術家,地方春晚、戲曲春晚,甚至各大“自媒體”都按捺不住了,六小齡童也公布了錄製其他一些春晚的現場照片,但最具節慶“儀式感”的央視春晚,截至目前尚未在700多萬網友關注的官方微博上回應。
來自網絡的一項測評顯示,有97%的網友投票說,“童年是看電視劇《西游記》長大的”,同時有89%的網友“强烈期盼,主演電視劇《西游記》的六小齡童上央視春晚”。
但問題來了,也有人猜想這或許是“擺譜”和“饑餓營銷”,但問題是近似于六小齡童“難”上春晚這類事,文藝界也不少見,它折射出文化領域的“供給側”面臨另類尷尬。
單論電視屏幕上脫胎于中國京劇舞臺的經典“猴戲”,六小齡童之後確實幾乎無人能及。這讓出生于2000年以後的不少小網友都“捏把汗”,“難道真的只能讓我們看‘小鮮肉’版的美猴王?”
現實中,往往一邊是“枕戈待旦”的藝術家、文藝工作者,另一邊是“嗷嗷待哺”的觀衆,而中間隔的是號稱對觀衆需求和收視走向“了如指掌”的影視節目制播機構。
年過九旬的電影藝術家秦怡曾說,“有時候,就是等啊等,等著主辦方來邀請,結果也不一定,但如果來邀請,我總是克服困難,儘量去;要知道,你確實需要出現一下,就算是數九寒天給觀衆鼓鼓勁,他們看見你來了,就高興了”。
業內人士坦言,電視聯歡晚會這種綜藝形式,起初國內數十家電視臺各辦一套,鋪張浪費了,但如今又“矯枉過正”了。一批有經驗的晚會策劃人,都忙著“轉行”拍“真人秀”、賺快錢去了,真正叫得響的晚會、叫得響的六小齡童節目,也就難“歸來”了!
如今,《西游記》成了影視行業最大的“IP”,被無數次翻拍,但是,有哪一部新作可以取代86版老電視劇的地位嗎?沒有。
因爲它是在特定的年代,由一群特定的人拍出來的。技術可以超越,人員可以複製,甚至劇本也可以花樣翻新,但是,那個“文藝復興”年代的心態和情懷,已經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