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羅布泊:“死亡之海”如何變身“財富之源”?

text

新華社新疆羅布泊7月11日電(記者華曄迪

劉傑)當許多農民購買複合肥時,也許他並不知道,複合肥裏最重要成分硫酸鉀是來自許多中國人視為“死亡之海”“無人之地”的新疆羅布泊;也許他更不知道,這裡如今有全球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

從新疆哈密出發,沿著路寬不足7米的哈羅公路,記者驅車往南顛簸400公里,進入被稱為“生命禁區”的羅布泊。這裡自然條件極端惡劣,夏季地表溫度高達60攝氏度,冬季則低至零下30攝氏度,沙塵暴頻繁發生,方圓幾百公里皆是茫茫戈壁鹽漠,渺無人煙,寸草不生。

就是在這片不毛之地上,過去10年裏建起一座世界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解決了中國鉀肥自給率嚴重不足的難題。自此,這片“死亡之海”以及沉睡地下萬年之久的鉀鹽逐漸變身“財富之源”。

據國投羅鉀公司副總經理尹新斌介紹,自2008年120萬噸硫酸鉀項目投產以來,產量逐年上升,去年公司銷售硫酸鉀產品達到160萬噸。以硫酸鉀市場價每噸3000多元粗略計算,國投羅鉀一年創造的財富價值接近5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投羅鉀累計生產硫酸鉀產品已達702.4萬噸,佔國內硫酸鉀生產量的70%以上。正因如此,中國在國際鉀肥市場談判主動權得以提升,硫酸鉀銷售價格已從高峰時每噸6000多元降至3000多元,中國已是國際鉀鹽巨頭銷售價格最低的地區之一。

據記者觀察,在國投羅鉀的崛起過程中,資本、科技以及人的因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羅鉀在2004年、2013年分別憑藉“羅布泊硫酸鎂亞型滷水制取硫酸鉀”工藝專利技術、“羅布泊鹽湖120萬噸/年硫酸鉀成套技術開發”兩度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作為這兩項大獎項目重要合作方,在中國化工長沙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黎禮看來,一方面得益於創新機制營造,試驗採用院企合作機制,企業負責投入,聘請國內頂尖人才。同時,每一項創新都考慮到工業化,項目轉化率高;另一方面則受益於國投公司雄厚資本實力。

“作為中央下屬企業,不能僅僅考慮自身經濟效益,還必須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解決當地居民就業、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尹新斌說。

羅布泊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文春告訴記者,羅布泊所屬的若羌縣60%的稅收均來自國投羅鉀公司。此外,羅鉀每年都會向若羌縣農戶免費提供600噸硫酸鉀肥,支援當地農民種植大棗等經濟作物。

統計顯示,國投羅鉀成立至今已上繳各種稅費40.36億元,為社會提供3000多個就業崗位,並帶動當地鐵路運輸、物流、建築、服務業、房地產業等相關行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