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結構性減稅之困

财新网

text

【亞太日報訊】經濟下行壓力不小,貨幣政策以“降息再度發力,意在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年初以來的定向貨幣政策和降息確實拉低了融資成本,但結果是資金湧入了包括債市和股市的金融市場,疲弱的實體經濟層面實際受益有限。對此,不少專家學者呼籲,降息不如減稅。

貨幣政策作用有限,財政政策本應發揮更大的逆週期的調控作用,決策者應進一步減免稅費,簡政放權,“放水養魚以激發民間經濟之活力。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2012年就曾在財新發文建議,立即減稅1萬億元。

12月9日,新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宏觀政策如何協調推動經濟穩增長,財政是否會積極減稅?

從一些政府智囊及研究機構的判斷來看,2015年財政政策仍將維持“積極,結構性減稅政策仍以“營改增為主導,在剛性支出加大的條件下,財政赤字率或有所上調,但大規模減稅動力不足。

減稅9000億?

當前中國財政政策中提及減稅以“結構性減稅出現,這一概念在200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六年。結構性減稅有別於全面、大規模的減稅,通過有增有減,實現有選擇的稅收優惠,同時對接稅制改革安排。

按照部署,“十二五期間要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在今年鐵路運輸、郵政服務業、電信業納入“營改增後,目前還剩生活性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幾塊尚未納入。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對記者表示,“營改增減低企業稅負最主要的表現在於增加抵扣,即使稅率相較以前營業稅時有所提高,增加抵扣部分也可以實現對沖,“現在中國企業因為抵扣鏈條不順造成重複徵稅的負擔非常大。他表示,財政部去年測算營改增全部完成要減稅9000億元,隨著政策慢慢推進,原來要改沒改的部分還在增長,減稅規模肯定還要擴大。

但力度最大的“營改增和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所帶來的減稅規模對比財政總收入,微乎其微。今年前三季度“營改增減稅1448億元,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前三季度減免稅371.09億元,兩項減稅共計1819.09億元,僅相當於前三季度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的1.7%。而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工作開展已久,2013年行政性事業收費規模總共4776億元,這項工作要從政府部門自身下手,目前推進的清理規模有限,其作用更側重於簡政放權。

目前增值稅稅率共有17%、13%、11%、6%、3%、零稅率和免征這7檔,稅率層級多,稅制設計複雜,違背了增值稅的中性原則。在完成增值稅轉型和擴圍,基本解決營業稅和增值稅並存之後,適當合併簡化增值稅稅率層級,調降稅率是實現全面減稅的一個重要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判斷,結合未來增值稅立法,可以將增值稅17%、13%、11%、6%這四檔稅率調降到兩檔。

許善達認為,在2020年全面完成本輪財稅體制改革之前,決策層不會考慮增值稅一般稅率17%的降低問題。

許善達表示,結構性減稅中明年規模最大一塊還是“營改增,其他的減稅免費也會繼續,如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扶持,但是都屬於百億級別的減稅,規模較小。今年以來,簡並增值稅徵收率、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對廢礦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費稅、加大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力度、加大對農村金融的稅收支持等政策,這些不少都是徵收率低、稅基微小的瑣碎稅種。

總體而言,自實行以來,結構性減稅中“減稅政策實際上是碎片化推行,涉及的點多面廣,減稅規模有限。

結構性減稅實施至今,中國整體的宏觀稅負並未降低。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是“中口徑宏觀稅負,2008年在20%以下,到2013年上升至22.7%。以大口徑的宏觀稅負來看,包含“四本賬(公共財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的政府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從2012年的36.14%上升至2013年的38.24%。

學界雖因計算方式不同,對政府收入口徑爭議較大,在宏觀稅負問題上結論不同,不過對於“中國宏觀稅負偏高的結論頗具共識。

2013年7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發佈調研報告稱,“當前我國企業稅費負擔較重,綜合考慮稅收、政府性基金、各項收費和社保基金等專案後的稅負高達40%左右,超過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

宏觀稅負過高抑制經濟增長,在經濟下行之際,全面大規模減稅,從總體上降低宏觀稅負,會給實體經濟明顯的鬆綁效果,但是從現實來看,可能性並不大,甚至在當前稅種改革的過程中,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增稅的效果更明顯。

結構性增稅

因為當前稅收體系的缺陷突出,間接稅比重過高,部分富裕階層承擔的直接稅占比偏低,而由企業承擔的稅費負擔過高,在稅制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之一。落實到具體稅種方面,這意味著稅收收入方面的“有加有減。財稅體制改革總方案中涉及六大稅種改革,實際結果是增稅因素不少。

消費稅改革總體上沿著提高稅負的路徑。消費稅改革的思路是擴大徵收範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產品、高端消費產品或服務要納入徵稅範圍,增強消費稅的調控功能,少數大眾消費品稅率降低或不再徵收。11月28日,財稅部門取消了汽車輪胎、酒精等四項消費稅,同時提高了成品油消費。

許善達表示,未來不管消費稅具體細節怎麼定,這部分收入劃給地方是很明確的方向,作為彌補“營改增後地方稅收收入減少的一個大頭。

資源稅改革、房地產稅的開徵,主要目的是要改造稅制,並培育成地方主體稅種。雖然在具體稅制設計上都強調合理稅負的重要性,但實際均具有結構性增稅效果。關於加快房地產稅立法,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0月發文表示,總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對城鄉個人住房和工商業房地產統籌考慮稅收與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負,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地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保證不增加煤炭企業整體稅費負擔,這次煤炭資源稅改革“清費與“立稅並行。在推出煤炭資源稅改革方案的同時,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同日聯合發文決定,決定全面清理煤炭收費基金。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水流、森林、草原、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

建立環境保護稅制度則是開徵新稅種,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此前透露,明年環保稅極有可能完成立法並出臺。目前環保稅的制度設計也是按照“清費立稅的原則,將現行排汙收費改為環境保護稅。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今年9月宣佈,到2015年6月底前,中國各省(區、市)污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汙費徵收標準將提高一倍。蘇明建議,環境稅率最低點在現在的收費標準之上提高一倍,隨社會接受程度的提升,再逐步提高稅率。“這樣仍無法覆蓋環境治理成本。蘇明稱。

個人所得稅改革具有調節收入分配功能,一直備受關注。2011年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免征額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取消了兩檔稅率,這項意在增加消費的“減稅措施,目前減收因素已經完全消失。新個稅法實施後,自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個稅收入連續下降,2012年個稅收入同比下降3.9%。但是從2013年開始,個稅收入由降轉升,保持增長態勢至今。到2014年,在其他稅種增速趨緩之際,個稅仍保持兩數增速。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個稅實現收入5698億元,同比增速超過12%。對此財政部的解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但外界對此並不滿意。

專家認為,個稅的改革應該體現出向高收入者多徵稅,向中低收入者少收稅的思路,實現稅負公平。未來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是逐步走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合併部分稅目作為綜合所得,適時增加專項扣除專案,合理確定綜合所得適用稅率。

楊志勇表示,個人所得稅中存在很多稅源流失部分,過去加強了對領工資薪金的這部分人群的收入徵稅的征管,但卻忽略了對其他收入的徵稅,個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仍僅6%左右。未來個稅改革應在對現金交易的應稅收入加強征管的同時,考慮對工資收入部分減稅的邏輯。

大規模減稅之難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對記者表示,儘管從整體的角度上看,經濟不好的時候是需要減稅去放水養魚,企業經營效益好了,稅收收入才能上去。但是從短期現實看來,地方政府現在收入壓力大,支出壓力也不小,大規模減稅有難度。

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速顯著放緩,但是政府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農業等民生和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承擔的剛性支出責任壓力較大,同時面臨以財政拉動經濟穩增長的壓力,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前十月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6%,比7%的預算增幅低0.4個百分點,部分地方省份收入增幅回落明顯,遼寧省前十月財政收入(-5.8%)和稅收收入(-6.5%)出現罕見的負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今年的收入預算從約束性轉向預期性,但是財稅部門對完成全年稅收入任務的追求並未明顯變調,國稅總局一方面強調“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但是同時也要求“積極採取堵漏增收措施,努力完成全年稅收收入任務。

從資料上看,10月中國經濟資料低於市場預期,但同期財政收入增長卻逆勢向上,10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9.4%,比9月高出3.1個百分點。

牛犁還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核心思路是穩定宏觀稅負,沒有說大規模去降低稅負。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論及財稅體制改革時,明確要“穩定稅負,這一表述即為爭議多年的“結構性減稅設了下限。不過,這也意味著未來稅制結構的調整不能帶來宏觀稅負的大幅度上升。

楊志勇則認為,穩定宏觀稅負不一定意味著沒有減稅空間。如果稅率下調或者徵稅面縮小,同時稅源擴大,徵收率提高,這也可以達到減稅效果,並保證宏觀稅負穩定。

牛犁表示,目前經濟確實比較困難,支出壓力大,稅收壓力也大,赤字規模毫無疑問會擴大,赤字率也有可能會適當增加。中國的財政赤字在2013年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2萬億元,而2014年上升到1.35萬億元。2008年-2013年,全國財政赤字率分別為0.6%、2.8%、2.5%、1.8%、1.5%和2.1%。2014年財政赤字率實際水準可能高於年初預計的2.1%。牛犁預計明年赤字率可能到2.5%或2.6%,“在3%的國際警戒線之內。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告訴記者,過去積極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涉及赤字和債務的問題。但是,如果財政政策不再是一個總量性的擴張政策,不是簡單地放水,而是轉變為以結構為導向的財政政策,則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公共收入等,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他認為,在赤字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擴大財政赤字絕對額,是比較可取的。明年營改增全部推開以及扶持小微企業,都是要減稅的。一方面在減稅,另一方面支出難以一下子壓縮,迴旋餘地就很小。總體上,還是表現為結構導向的一種財政政策,順勢調整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果。(財新 邢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