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習式外交”將改變全球格局

参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導,有外媒稱中國外長王毅2014年12月底在一場研討會上,總結2014年的外交工作為“豐收之年。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4日報道,在王毅看來,中國外交在2013年“成功開局基礎上,2014年“又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進展。

首先,是大力推進外交理論實踐創新。繼提出中國夢、堅持貫徹正確義利觀、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之後,中國2014年又相繼推出新理念,包括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構建亞太夢、亞洲安全觀,進一步勾勒出中國對當今世界和中國外交的戰略思考輪廓。

其次,中國也深化全方位對外交往。十八大以來短短兩年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出訪17次,足跡遍及五大洲50多國,會見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近500人次。這些往來為中國對外關係帶來重要成果。王毅形容,中國外交的整體佈局已全面展開,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基本成型。

王毅指出,中國同時承諾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貢獻,履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際責任。這包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宣導亞太自貿區建設,以及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受訪時說,過去兩年的連串外交動作顯示,“習式外交已然成型。

王湘穗分析,“習式外交的最大特點是主動性,相較於過去被動地按照國際和區域問題或議題開展外交工作,習近平如今擁有自己的外交戰略和口號,並且主動地提出具體措施來實現這些構想,促使中國的地緣戰略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克裏斯托弗·詹森上月撰文分析,中國正快速摒棄“韜光養晦原則。

曾在中央情報局擔任中國問題分析師的詹森說:“習近平有關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的講話,是在對外表明中國已然成為大國,因此應該開始表現出大國的姿態。

詹森指出的另一例子,是習近平對中國所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表述與前任領導人不同。中國在過去認為其主要機遇源於外部環境,而今,卻將最大的機遇定義為“自身的不斷發展壯大。

詹森說:“這表述的言外之意,就是習近平對中國必然和可持續的崛起充滿信心。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問題資深分析師蒂莫西·希思也持類似觀點。他上月在外交學者網站撰文分析,隨著中國對周邊外交的日益重視,它對西方國家插手其利益問題的容忍度將降低,對自己維護核心利益的掌控能力及改革國際秩序的自信則將提升。

出任美國政府中國問題分析師超過15年的希思因此認為,中國外交戰略的巨大轉變,將加劇它與發達世界陷入緊張關係的風險。

報導稱,外界還流行一種說法:中國外交可能回歸到毛澤東時代的革命外交,或傾向於普京式另起爐灶的對抗性外交。

受訪的中國學者不認同這種看法。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教授指出,認為中國會採取革命外交或對抗外交,是外界一個很大的誤區。在他看來,中國現在的外交是鄧小平時代外交的升級版。

王逸舟認為,升級版的中國外交繼承了鄧時代“韜光養晦的基本精神,強調守拙和不卑不亢。升級版的中國外交在這基礎之上,出現了新取向。

他指出,隨著利益的全球拓展,中國更重視國內與國際規則、資源和市場的對接,“哪怕不能完全對接,起碼有某種程度上的契合,否則國內發展要受挫,或者國際上不理解中國。

此外,中國正竭力開拓戰略性新邊疆,尤其是全球制高點,例如在極地、外空、大洋、互聯網、網路金融等方面均有後來居上的態勢。

再者,中國也在探索國際公共產品供應之道。“這是中國的必由之路,是中國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角色,也是(鄧時代外交)升級版的一個積極進取方向。

王逸舟相信,中國外交升級版不僅將帶動中國周邊格局的發展讓自己受益,在很多年以後也會帶來全球格局和秩序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