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中国金融科技采纳率居首 支付和转账用得最多

亚太日报

text

近年来,网上购物、线上理财、手机支付等已经从新鲜事物变成了日常离不开的生活习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Fintech)也正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流程、效率和监管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近期发布的《安永2017年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的均值是33%。相较于2015年的调查,采纳率仅在18个月内就增长了一倍。此次报告的消费者调查样本全部是活跃于网络的个人,即报告中的“活跃型数字化”消费者。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20个市场中,中国大陆以69%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居首位。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已经迈向转折点,企业具有两大核心特征:高度关注客户价值主张和大胆尝试新科技。安永认为,随着消费者要求的不断上升,许多过往以产品为本的传统金融企业将会在提供无缝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上面对更大的困难。

年轻族群最爱金融科技

在这次受访消费者当中,年龄分布在25到34岁的消费者对金融科技的采纳率最高。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部首席合伙人陈凯认为,这一年龄区间成为使用金融科技最集中的族群,因为他们不只是数字化生态的原助力,而且对传统金融服务的黏度本就不高。“在未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他们将会是推动金融科技采纳率的重要力量。”

消费者之所以青睐金融科技服务,是因为其价格定位明确、方便、透明并且易于实现个性化。当消费者希望零售银行、理财或者保险等所有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全部金融产品都能具有这两大特征时,将会对行业产生正面的连锁变化。

传统的金融服务公司主张的“分拆”和“重新”绑定都会破坏传统客户关系,然而这也是初创和传统公司合作的机会。此前,星展银行和安永联合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资额飙升至88亿美元,占据全球份额的25%之多。资金的支持和清晰的监管环境对稳定金融科技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消费者也将借此获益。

由于传统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金融科技公司的新型服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产品创新更个性化,营销手法更精准。随着消费者对金融科技逐渐熟悉,顾虑逐渐降低,金融服务的供求关系更匹配,以及服务渠道和中介成本的降低,消费者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将会持续提高。

关于如何吸引客户,Acorns Austral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orge Lucas认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最好的做法其实是创造能与人们的需求产生清晰共鸣的产品。“只要你有这样的产品,最早的一批采纳者就会将你的产品推荐给朋友,而在今天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口口相传迅速实现大幅增长。”

Clear Sco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ustin Basini则认为,打入大众市场的主张非常简单,甚至“电梯游说”都太冗长,应该不超过十个词。因此Clear Score的主张是“你的信用报告和分数,永久免费。”(Your credit report and score, for free, for ever.)

新兴市场拉动全球采纳率

在中国大陆、印度、墨西哥、巴西和南非五个新兴市场,金融科技采纳率平均为46%,大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亚太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大陆位居全球首位(69%),印度第二(52%),澳大利亚第五(37%),中国香港和韩国并列第九位(32%),仅次于美国(33%),新加坡和日本分别为第十三位(23%)和第十五位(14%)。

这是因为当地的金融科技公司能有效地利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锁定已使用科技产品但缺乏金融服务的人群,该人群比例在新兴经济体中尤其高。

调查预测,全部20个市场的金融科技采纳率都将上升,越来越多的非金融科技用户也表示将会使用金融科技服务。借贷和财务规划的使用量预计会翻一倍以上。全球金融科技的采纳率可能将会上升至平均52%,特别是在南非、墨西哥和新加坡三地。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和创新总监郑彬认为,中国大陆正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3%)两倍的采纳率引领着金融科技的应用普及,在不少领域正成为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标杆,国内企业积极发展境外业务与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的经济与商务的发展,必将对周边地区的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发展产生持续的推动。由此,我们认为亚太各地区的采纳率水平将继续快速上升。”郑彬称。

现阶段金融科技采纳率水平有着地区性差异,其背后的驱动力也值得探讨。驱动力之一在于“技术跨越”,科技的高速发展令大量科技人才在金融服务领域有机会发挥其创新力,使得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更深更广,填补了大量长期以来不能被满足的金融需求,在中国大陆、印尼和印度,这点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传统金融较发达的国家,传统的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正在积极参与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投资和合作,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保持其行业竞争力。

在亚太市场,替代性零售支付服务得到了大幅采纳,金融科技以此为进入市场的起点,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更完善的生态链,将借款、信用评分、资产管理以及客户所需的非金融服务都涵盖其中。无论是哪种动力的驱使,消费者都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受益者。

支付和转账成最广应用

如果将金融科技企业和非传统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分成17种不同的服务类型,称其为金融科技服务,并在广义上分为五大类:转账和支付、财务规划、储蓄和投资、借款以及保险,可以发现,转账和支付驱动着金融科技的采纳,在20个调研的地区中,50%的消费者曾在过去6个月中使用过这类服务,并有65%的消费者预计会使用这些服务。

对此,陈凯解释称,当前,高效快捷的手机端转账和支付成了中国大陆对外的一大名片,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普及率之高,使其成为被最广泛采纳的金融科技服务。电子转账和支付手段已经越来越深入生活各角落,成为“潮流”乃至习惯,推动着无现金生活的普及。“原先对此不知情、不信任或是认为不需要的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认可电子支付带来的便利性,并最终使用该服务。”

数据显示,除了支付以外,消费者运用互联网金融进行存款、投资和理财的比例也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与地区。

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正在推动着更高的采纳率。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和政府支持“创新”,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并且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创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监管机构与行业组织积极地与科技企业合作,组织专题工作小组,探讨并推行“监管沙箱”,推动公共数据透明化以及数据接口共享;金融和科技企业运用大数据进行服务创新,共同研究和改善现行监管框架中尚未完善的部分,对金融风险作出更快速的响应。

5月,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8月4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亦表示,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合理布局到各种金融服务场景中,为传统金融注入活力,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示范作用。

陈凯补充道,“行业内各方的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的生态圈里充满活力,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贴近消费者,必将推动金融科技采纳率的持续提升。”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