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路陷:城市有好心人,也要有安心路

新京报网

text

▲西宁公交车掉入马路大坑火光直冒 13人受伤2人失踪。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人在车上坐,坑从脚下来。1月13日17时30分许,青海西宁市南大街现路面突发塌陷,正在车站等待乘客上下车的17路公交,几乎呈90度角坠入深坑。

谁会想到,路面竟然张开了血盆大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着白色横条纹衣服的青年,死死拽住了一位正要掉下去的人;几乎同时,一位身穿黄色衣服的少年也救起一婴儿,之后又再度去救人。这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救援。

不过很快,事发地发生二次塌陷,更多的人掉了进去,包括先前救人的小伙子和少年。随后,坑洞内发生剧烈燃爆、黄色的光雾弥漫……这让很多人隔着屏幕都在为救人者的安危揪心。

最新消息是,救人的白衣小伙已经确认是退役武警孙万红,目前已经被救出,虽然全身多处骨折,但好在已脱离危险;那位黄衣少年也已安然无恙。

可怕的路与可爱的人

无辜的路人让人揪心,救人的路人让人感动。在这起灾祸中,包括退役武警孙万红和黄衣少年在内的市民们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人,这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公民素养——摒弃“孤岛”意识,相互搀扶与救济。

社会要摆脱“流沙化格局”,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站出来,于生死之际向他人伸出援手。

但感动之余,也要意识到,事故毕竟是事故,其主色调必然是灰色的。

14日凌晨3点,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初步核查,失联人数上升为10人,受伤15人。截至14日9时30分,6具遇难者遗体被找到。

救援还在紧张地进行着,对于这起事故,我们应保持持续而有力的关注。因为类似的事故,近年来已经发生了不少。

就在二十多天前,长沙万家丽路与长沙大道交叉口往南100米处也曾发生塌陷;2019年12月初,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区域塌陷,三人失联,直到四天前遗体才被全部找到。

在没有明显地质灾害的前提下,这些事故大概率指向了“人祸”。就目前看,责任主体还可能是链条式的,包括建筑方、市政,以及地下水管和线缆可能涉及的管理部门等,都有必要进入事后查究的射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在西宁这次塌陷的路面下,我看到了断裂的水管和线缆,那一刻我仿佛有种看到这座城市血管和神经的感觉。一座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体,骨骼结实、肌肉饱满、血液自由流淌,浑身散发着魅力与活力,给居民满满的安全感。

如今,当我们的孩子开始自己上学时,我们总是耐心地告诉他(她),路上不要踩井盖。这是种个体自我规避风险的小常识。但是,一座真正有安全感的城市,显然也该是井盖之上也安全。

就像我们都以为道路是安全的,它却猝不及防坍塌了。这对公众的心理冲击不容小觑:我们可以采取很多避险措施,可以多些小心,但却没法不走路。

基础设施,应该是用来保护市民、便利市民的。如果它们成为吞噬生命的血盆大口,实在是走向了初衷的反面。

那些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路人,素昧平生却伸手相助,他们都是可爱的人。但我们在感动的同时,还是不能忘记伤痛自何处来。

▲西宁坍塌路面搜救现场。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一次性规划与全面排查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全国很多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有更多的先天条件为居民打造安全之城。

2014年,郑州西三环道路曾在半年塌陷15次,引发全国热议。事后,民革河南省委曾给当地政府提出了两条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地下公共管沟一次规划到位;二是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

这两条应成为所有城市建设都牢记的铁律。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道路上遇到一些施工人员,今天挖两个窟窿,明天打三个补丁,这种缝缝补补的现象就是最初规划设计的时候没有一次性到位,留下历史遗患。

当然,已经存在并成熟的道路或其他建筑,不太可能推倒重来,但是其他城市的治理经验,或许可以借鉴。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东京、名古屋等城市也频发塌陷事故。1990年,日本在全球率先使用雷达探测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下空洞调查,对一些有风险的空洞进行了工程填补,完工后又建立了定期探测巡查制度。

路面坍塌背后,更可怕的是责任坍塌。

如今,多名救人者已平安归来,这熨帖人心。西宁应该为拥有这些善良勇敢的市民而骄傲,但与此同时,针对此次事故的查处,以及把经验教训应用到后续的工作中,西宁也应该拿出让市民感到安心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