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鉴影 | 《起跑线》 :戏剧演绎下的阶级固化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记者 肖逸扬

1月,迎来《神秘巨星》;3月,送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4月,《起跑线》强势上档。

自去年《摔跤吧!爸爸》在内地狂揽13亿票房后,印度宝莱坞的电影被引进得越来越多,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口碑票房双丰收。我们总结这两年的印度片,会发现它们如此火爆的原因,不外乎是:幽默风趣的基调、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对具有社会普遍性话题的探讨。

成长、女性、战争,故事一个比一个更贴近现实。近几年的宝莱坞,在传统歌舞片的基础上,保持着音乐的优良,在拍摄题材的范围上却是越来越广,导演也越来越敢拍。这不,讲完了这些,讲教育的《起跑线》又来了。而这部片子,不仅讲教育,更讲印度的阶级、讲贫穷、也讲人性。

究竟好的学校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先学会善良,方能抵达做人的起跑线?

这也应该是电影里探讨的终极问题了。

《起跑线》的故事十分简单,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夫妇,母亲米图不想让女儿重蹈自己的教育覆辙,劝说父亲拉吉为了让他们的女儿皮娅接受高级的教育,于是费尽心思想送她进名校,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印度人崇尚“一流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爬上一流的阶级”,而让女儿进入上流阶级的前提,便是上一个好的学校。但学校首先的要求便是孩子得住在学区房,不仅孩子、父母也要接受考核,因此入学的资格非常严苛。所谓的招生,似乎只是在单纯筛选出作为上层阶级的父母。

而影片的主角作为中产阶级,为了孩子入学,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抢夺“起跑线”的行列中,不得不花重金先是搬到了学区房,继而又给皮娅与自己报了培训班。但即便如此,最后仍然无功而返——他们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学校不想招店铺老板的孩子”。正如搬入豪宅之后因为不擅长英语、不懂时尚的他们仍旧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一般,阶级固化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变。

米图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了解到了原来学校有25%的名额给贫困生。他们再次从上流社会里搬出来,来到了贫民区,开始了艰难的扮穷生活。正是在这里,他们从贫穷中却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下层阶级即便一无所有,却真心待人。

生而为人,先成人,再成才。但他们却是在这一个贫民区,认识到了善良的所在。

电影的笑料,主要集中在夫妇两人在两个阶层中闹出的笑话。在上流阶级中受尽嘲讽格格不入、在下流社会里仍旧融入不了真实的贫穷,这让观众啼笑皆非的同时,也为观众真实揭开了印度阶级间的巨大差距。在演员戏剧化的演绎与喜剧的呈现方式下,更加深刻揭露影片中更为严肃的核心主题,实际上这种阶级固化带来的不止是教育的不公,更让人无奈的是,它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拉吉的扮穷生涯,无数次面临谎言被戳破的尴尬时刻,但却一次次被邻居所挽救:这位邻居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帮助拉吉一家人。即便最后谎言拆破,邻居想要去举报的时候,也因为皮娅的一个微笑而放弃。这些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却不是所谓的“贵族学校”教过的。这是贫穷下仍旧保持的善意之心,是金钱世界难能可贵的东西。

因此电影更是在借教育这个被世界人所关注的问题,进而讲阶级差距,最后又回到人性之善的探讨。《起跑线》用幽默讽刺的叙述,讲述了一个喜剧却充满荒诞意味的故事。 教育被当成了一门“生意”,学校根据父母阶层来挑选学生,于是穷人未曾受惠,中产阶级也尴尬不已。 一部好的电影,最终落脚点始终是优秀的人性,《起跑线》里的人性,普通、平凡,在贫穷的黑暗中发光发热,那就是“善良”。

《起跑线》探讨的印度教育问题,却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它一针见血地且在中国教育的“起跑线”上,触碰着最严肃的现实主义问题,但正如电影的结局一般,令人唏嘘也无奈。

《起跑线》最“燃”的情节里,拉吉赞助的公立学校的学生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伴随着具有映射意义的歌词,导演似乎将自己内心的愤懑、对不公的无奈以及对校长的腐败通过激动人心的音乐与舞蹈整个发泄了出来。

拉吉站上由公立学校的孩子表演过得舞台。他严肃、正义地揭露校长的伪善、揭露教育政策的不公,而当他说完,只有米图为他鼓掌。那些想要叫好的成年人,却犹豫不决,最终仍旧放下了自己的手,保持沉默的坐下了。

这固化的根基无法凭借一场真情实感的演讲所撼动,拉吉捍卫的公平也并未得到实现。

那对于皮娅来说,转到公立学校的结果,遵循了内心的善良,但未来的发展又是如何结局呢?无人知晓。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