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师支教玉树 “三件事”感受最深

北京青年报

text

** 从海拔40米到4000米 师生大部分来自藏族 努力适应藏餐口味**

** 北京老师支教玉树 “三件事”感受最深**

高原硬朗的阳光下,刘海雅漫步在玉树州第四高级民族中学,望着足球场上奔跑的藏族少年,听着教室里传来的悠扬藏歌……一年的支教生活也接近尾声。

自2010年“4·14”玉树地震以来,北京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2亿多元,用于玉树州的教育设施建设,刘海雅支教的“四高”,便是从对口支援资金中拿出2000万元启动建设。此外,北京还选派优秀师资力量到玉树支教。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人文环境……援玉教师刘海雅需要面对一段独特的人生考验。

第一次上下高原

体验缺氧和醉氧

2019年7月29日,作为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47岁的刘海雅飞抵青海西宁,开始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藏族人文地理、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短暂的培训结束,她从海拔2200多米的西宁飞赴此次支教目的地——海拔约4000米的玉树市。

40多平方米的房间,配备有基本的家具和电器……刘老师在玉树的家,安顿在援玉干部人才聚居的小区,担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头疼、头晕、整夜难眠……”到达玉树的第一晚,刘海雅产生了明显的高原反应。此前,她从未来过青海等高海拔地区。

支教生活的第一个月,刘海雅经常失眠、导致白天昏昏沉沉,为保障教学工作,她多次去玉树州医院吸氧。1个月后才逐渐适应高原环境,急性子的她也不得不慢了下来。在北京,刘海雅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而玉树空气含氧量低,步伐稍快便气喘吁吁,因此只能遛弯锻炼。“住地经常断电导致电梯停用,还好我住在四层,慢一点也就上去了,有的援青干部住在十层,回家难度可想而知。”刘老师说,她为此还准备了蜡烛和应急灯。玉树州所辖一市五县,除了四高所在的玉树市,刘老师还走访过治多县、称多县、曲麻莱县进行学术交流。曲麻莱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刘老师因此没少使用氧气瓶。

为期一年的支教,刘海雅回过三次北京。分别是2019年国庆节、今年寒假和虫草假。刘老师介绍说,玉树州每年五六月份,孩子们要帮家里挖虫草,因此学校会放1个月的虫草假,由于当地春秋相连,暑期也就不再放假。回京调养期间,刘老师出现了嗜睡等醉氧反应,但当她再次回到玉树,适应起来比初上高原时好了很多。

虽然存在语言障碍

但能感到藏族师生的友善

从首师大毕业后,刘海雅在北京的中学工作了20多年,从事政治课教学以及教导员工作。支教期间,她被任命为四高的教学副校长,工作内容包括:新教师入职培训,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指导教研,旁听各科老师授课,如发现备课不精,要和老师交流改进;指导班主任工作,引导班级做好社团活动等。

学校年轻教师居多,大部分是藏族、少数为土族,很多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汉语水平也很不错,交流起来并无障碍。刘老师发现,每次教学指导后,很多老师会主动加她的微信虚心求教。她每次指出的教学问题,老师们也会积极改进,并且效果不错。相比之下,学生的汉语水平则略显不足。刘海雅注意到,四高的学生全部是藏族,汉语反应速度略显迟缓,尤其在背诵汉语课文时,孩子们会比较吃力。做题时,有的孩子会把汉语题翻译成藏文,用藏语思维解题,再用汉语答题。

除了藏文课,藏族老师授课基本使用汉语,但在私下会和学生用藏语交流。有一个细节让刘老师非常感动,师生们在用藏语交流时,只要见到她,就会马上改用汉语,这让刘老师感受到了藏族师生的友善。与此同时,刘老师也会主动学习藏语。学校里有位年轻漂亮的藏文女老师,名叫群英才措,刘老师经常会向她讨教,如你好、再见、吃饭等常用单词。

偏爱玉树牦牛酸奶

想念北京的炸酱面

四高的学生全部是藏族孩子,学校食堂自然准备藏餐,如血肠、水煮肉,但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肉不容易熟透,在支教的一年里,刘海雅始终没能适应藏餐。而玉树特产的牦牛酸奶,是她为数不多接受并喜爱的当地食物。刘海雅发现,藏族孩子吃藏餐的同时,并不排斥外来饮食,和很多北京孩子一样喜欢吃炸鸡。

没能适应学校食堂,刘老师这一年来基本在住地食堂就餐。住地食堂聘请的是川菜厨师,炒菜偏爱小米椒、油也比较大,刘老师逐步习惯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可口菜。而为保证援青干部人才的健康,住地食堂还备有酸奶和水果。而在支教期间,她最想念的食物是北京的炸酱面。

文并摄/本报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