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来的我们》,请提前准备一包纸

亚太日报

text

奶茶拍电影了。

虽然这部 《后来的我们》 还没上映,但因为是刘若英执导的处女作,一直备受关注。

奶茶太懂普通女孩的心事,歌声里总是有着真切的哀伤。我们都很好奇:那个很贴心的奶茶,拍起电影来,会怎么样?

在各种层出不穷的青春爱情电影里,观众一直都在期待着能真正戳中自己、讲述真实故事的作品。就像听奶茶的歌一样—— 有人能懂得你的悲伤,并且把它大声说出来

所以在广州场点映时,看到能容纳上千人的华农教学楼被挤得满满的,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当电影完毕,灯光亮起,全场观众跟着片尾曲《后来》一起大合唱,自发打开手机的灯,左右摇摆,就像是一场大型演唱会,观众以这样的方式抒发看完电影后的感动。

(原谅我手机的渣像素)

不止一位观众在映后分享中提到,这部电影 戳中了他的泪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平凡人的生活,太难被搬上荧幕了。不狗血,谁愿意看?一位编剧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甚至说到,“如今够狗血,才被认为是好剧本”。

大家以为,只有撒满狗血的剧情,才能激发观众,生怕有一刻留白,不留一点余味。

但是在《后来的我们》中,所谓青春爱情电影里最常见的狗血套路,都不存在。

奶茶明白,当一个女孩失去她的爱情,常常并不是因为意外,那些鸡飞狗跳式的戏剧故事里,没有爱情真正的气味。

属于最多数女孩的真实爱情故事应该是怎样的?首先一点,它不能脱离现实与时代。

电影的故事开始于2007年的北京,跨度长达10年。在这段时光里,与中国其他大城市一样,北京发展飞速又异常残酷。

电影中周冬雨扮演的小晓和井柏然扮演的见清,是万千带着要过上“好日子”的野心闯荡大城市的小镇青年中的一员。只是几年过去了,依然混得很不如意,他们卖货、摆地摊,挣点生活费,但也就仅此而已。

出头的日子,遥遥无期。

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在大城市里,哪有什么愿意轻易伸出助手的贵人, 从底层往上走,每一步都是艰难的。电影没有故意忽略这一点,更没有去美化它 ——后来见清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梦想,去做客服、送快递,这都是成千上万漂泊青年的真实故事。

这也是飞速发展的大城市里,爱情故事的重要背景。

爱情与面包,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对此,电影同样很诚实:小晓一心想要找在大城市有房的本地人,通过嫁人实现阶级晋升;见清呢,虽然早就喜欢小晓,但也不敢表白,因为知道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

所以这是一个扎根在现实土壤的爱情故事,从电影开场到结束。

想来这也与奶茶一贯的理念相吻合,和她的歌一样,她想要说的从来都是普通人的故事,所以能够摈弃那些狗血与套路,用足够多的耐心与理解,去讲述属于我们的残酷青春物语。

而有了坚实的现实土壤,讲述一对男女的感情变化,就更是奶茶的拿手好戏了。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电影要讲的是 一对男女如何从相爱到错过

相爱时,小晓与见清有着年青人特有的荷尔蒙与甜蜜,一起布置小窝、一起在北京冬天的路边挨冻等车,因为有两个人,那碗难吃的泡面也能吃得特别香——恋爱故事最能让观众心中泛起粉红泡泡的,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表白,而是这些平凡温暖的小细节啊。

而至于一段感情的分开,不是莫名其妙的狗血,奶茶也是去平凡生活里找原因。

想想看,当你提出分手时,很多时候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故,甚至都不是因为不爱了,只是现实消磨了你们一起走下去的耐心与勇气。或者说,每段爱情都有它的蜜月期,在蜜月期消失之后,你们从热恋的情人变成生活的伴侣,在这个转变中,有人失败了。

特别是对于在大城市里漂泊着的青年而言,这种转变更加困难,因为现实里太多困阻,需要磨合的齿轮太多。

电影捕捉到了这种真实感情的发展脉络:当小晓看着一直沉迷打机的见清、面对毫无起色的生活,提包离开时,观众都被戳中了,这样的分别最无奈也最真实。

可以说,在一大片靠着不合常理的大吵大闹完成戏剧架构的电影中,用真实的情感推动故事发展的《后来的我们》,非常难得。

更难得的是,除了爱情,电影中的亲情线也同样完整而感人。

田壮壮饰演留守空房的老父亲,演技细腻,让人想起小津安二郎所说的,好的演员不是那种会做出鲜活表情的演员,而是能搞懂人物的性格、活在人物里的演员。

是的,关键在于“性格”,那才是一个角色的灵魂。整部片里,田壮壮的表情一直平和,甚至很多时候不怎么说话,但是一出场你就知道这是个倔强善良的老头,不靠夸张的表情,而是靠“活在人物里”,田壮壮把角色带出来了。

在都市爱情故事里加入大比重的亲情戏份,是很少见的操作,大部分时候导演们更希望把镜头拿来派糖、舔屏。但是对于《后来的我们》,田壮壮的这个老父亲是不可缺少的筋骨。 在每个离开故乡出外打拼的青年的背后,都有一个留守的空巢老人。 忽略这一点,是另一种不真诚。

在剧变的时代,太多残忍、美好与遗憾在发生。只是在以流量为大的现在,能沉下来心来好好讲故事的人太少了。

当套上大ip+找个粉丝庞大却不会演技的偶像就能收视率飙高时,资本都涌向了这种更便捷的选择。漂在表面的浮燥遮蔽值得讲述的故事,好似已成主流。

幸好,观众还能用脚投票。像《后来的我们》一样,让更真诚的叙事回流,对于如今好作品越来越少的中国影视圈,是最重要的事情。

(来源:24楼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