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民間的抗戰記憶

新華社

text

姚稚魯的親筆家書。資料圖片

【亞太日報訊】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後,小學教員姚稚魯奔波逃難時在家書裏跟妻子說的話。說完這話不久,他就在憂憤交加中去世,至今無人知曉他死於何處。只有他先後寄給妻子女兒的10餘封家書,讓家人看到了這位年輕的丈夫和父親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養家糊口而奔波的痕跡。

1937年8月13日,70萬中國軍人與日軍展開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堅守上海三個月,其戰況之慘烈,傷亡之重大,實屬世界罕見。最終,日本軍隊武力佔領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地區。

淪陷區的百姓紛紛逃難。姚稚魯帶著妻子馬芳珍和兩個女兒投奔在法租界的妻子三哥家,而他自己為了維持一家四口的生計,於1938年4月隻身到武漢等地謀生去了。

然而,姚稚魯的謀生之路並不順利。他在一封家書中寫道:“失業的痛苦,真夠味哪!”“我的妻子女兒叫人家養活,實在自己也對不起自己呀!我所以說,‘死’是人所怕的,到了死,甚么都丟了,倒也乾脆。像我活又活不了,死又死不成,這罪真夠受哩!”

“聽說外公就是在逃難的那一年,也就是1938年去世的,那一年母親才6歲。”雖然未曾見過外公,姚稚魯的外孫女姚遠還是悲傷不已,“母親生前總提到外公,說他非常溺愛她。這些書信一直被母親視作‘最寶貴的東西’。”

2005年,姚稚魯的女兒姚慰瑾聽說了搶救民間家書工程,與女兒商量後決定把姚稚魯的10餘封家書捐獻出來,希望它們能在專業人士手中被永遠地保存下來。

姚稚魯的家書目前存放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內,由該校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丁負責保管。

“這樣的家書還有很多。”張丁說,10年來,搶救民間家書工程已經收集了200多封抗戰時期的家書,作者包括愛國將士、平民百姓、海外華僑和其他各個階層的人士。但是,張丁仍然心急如焚,“搶救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流失的速度,家書的作者或家屬一旦去世了就帶走了一段歷史。”

這些家書不僅承載了個體家庭的私人情感和記憶,而且是這個國家抗日戰爭歷史中不可小覷的細節。

不僅是上海,日本侵略者所到之處,都有大量的平民逃難。和姚稚魯一樣,湖南的盧明璇也在逃難途中丟掉了性命,他當時是湖南衡陽商會副會長、集益錢莊經理。

1944年4月,日軍大舉進犯衡陽。衡陽失守前夕,盧明璇的兒子盧達傑欲隨同事撤往桂林,奈何盧明璇安土重遷,不願離開。這樣,父子分開了。

衡陽淪陷後,盧明璇離開衡陽投奔兒子,卻在途中被日本兵抓去當苦力,受盡折磨。所幸不久他乘隙逃出敵人的魔爪,後幾經輾轉,終於抵達廣西陽朔。

此時,盧明璇饑寒交迫,身無分文。為了早日與親人團聚,他寫信向兒子求助。

“奈我只剩身上單衣,又無鋪蓋,資斧又不充裕,在近日天晴尚可抵禦,設遇北風,豈不凍死……真是千山萬水,愁腸百結,奈乎阮籍途窮,不能不履此危險之路……勢非找到吾兒,方免凍餓之苦,至於春元啟它,它不知與汝有無通訊,滿姑生死難以探聽。午夜靜思,目不交睫,一家五口,各別一方,言之實堪痛心!”

孰料兒子和同事們已經輾轉去了安徽。他在陽朔發出的這封信,因戰時郵路斷絕未能及時送達。

這封家書到達盧達傑手中時,已是1946年的春天。之後,一位同鄉告知,盧明璇寄出這封信後不久,便患上瘧疾不幸病故。

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盧達傑把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盧百強叫到面前,將這封家書交給他保管。“他說這是祖父傳下來的,是家族史,很寶貴。”盧百強回憶說。

後來,盧百強不論在哪裏上學、工作,都把這封信帶在身上。1969年7月,安徽遭遇暴雨洪水,他的很多東西都被沖毀了,但是這封家書卻保存完好。

“我父親在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大哭了一場。他去世前,80多歲的人經常要我把信拿來給他看,看一次,哭一次。”盧百強回憶說。

2008年父親去世後,盧百強把這封家書捐給了搶救民間家書工程,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日軍對中國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還原那段兵荒馬亂、生靈涂炭的歷史。

1941年4月,日軍發動寧紹戰役,侵入鐘敬又的家鄉甘霖鎮,一路大肆燒殺搶掠,一夜之間,街市變廢墟。獨自在家的母親只得在倖存的柴房棲身。

當年在湖南大姐家居住的鐘敬又給在延安的哥哥鐘敬之寫信,告知家中慘狀。9月的一天,意外收到哥哥的回信。

“我家何此不幸?本來生活艱難,已不堪其苦,今罹此種災禍,日後怎能設想?況母親已近花甲之年,年來又不斷遭劫,其中痛苦,自可想見……所幸吾弟現已安然逃出,希望即能就業,埋頭技術學習,好好鍛鍊數年,將來總能為社會家庭出些力量……他日當不致有負慈母及愚兄之厚望也!”

收到這封珍貴的家書後,鐘敬又當即抄寄一份給遠在故鄉的母親。

1944年夏,日寇發動豫湘桂戰役,從河南長驅直下湖南、廣西,國民黨軍節節潰敗,造成震驚中外的湘桂大撤退。鐘敬又和大姐一家隨同百萬難民群流逃難,行囊衣服盡毀於戰火。哥哥寄自延安的這封家書原件也在逃難途中遺失。

日本投降後,鐘敬又回到故鄉,在母親珍藏多年的家信中,發現了當年抄寄給母親的這封延安來信,如獲至寶。以後雖歷經劫難,卻一直悉心保存至今,前後歷時70餘年。

“發生在抗戰家書背後的故事是對抗戰時期大歷史的補充,雖然不能代表大歷史,但是它們是不會說謊的歷史,是最真實的歷史。”張丁說,他希望能“以家書為入口,重建中國民間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