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中国美术学院2020 《新生安全知识手册》引发的争议 和 《沉默的真相》为何打动我们*。*
美院《新生安全知识手册》引争议:女生遭性侵是因为“长得漂亮”?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2020《新生安全知识手册》引发网络讨论。这本手册中提到了性侵害产生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女生的内在因素:注重打扮、追求物质享受;长相漂亮、处事轻浮;意志薄弱、难拒诱惑;自我防范意识差等。
本书的部分内容源自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保卫分会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院校安全教育教材《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第十版)。对此,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保卫分会秘书长杨啸铭回应称,“出发点是想提醒女生存在上述因素更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并不是将责任归咎受害者。”同时他也称,“我们审核中发现一些表述确实不够严谨,明年修订时会修改。”
中国美术学院《新生安全知识手册》中介绍性侵害产生的因素,引发网友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手册中“校园性侵害产生的因素”当中包括了“女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易发生性侵害的时间和季节”“易发生性侵害的地点”这三个部分,但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提及性侵者的责任。性侵害因素当中,受害人反而成为了被教育的对象。这引发了网友的不满。一些微博网友转发了YouTube播主安娜·阿卡娜的讨论:“我们这一辈子都在用各种方式避免被强暴,我爸教我学武术,我妈给我防狼喷雾和防身小刀。社会教导我们千万别独自走夜路,千万别走小路,如果发现自己被跟踪了请右拐三次,被人追赶时千万别往楼梯上跑……你知道更好的办法是什么吗?从小教男孩子,绝对不能强奸。”
《中国妇女报》以“女生被性侵因漂亮轻浮?这种提醒省省吧!”为题提出,没有任何犯罪学的依据证明“注重打扮”“漂亮轻浮”与“性侵犯”有联系,但可以明确的是:被侵犯不是女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违法犯罪分子的问题。一味要求被侵害者保护好自己,实际上是在弱化侵害者的责任,助长性暴力的滋生,会让恶行越来越猖獗。
把女性公共安全问题转嫁为女性个体责任,甚至要求女性牺牲自己的正当权利,这种论调并不新鲜。长久以来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女性穿着暴露,才引发了性侵,人们会因此要求受害者穿得更加保守。对此,比利时曾经举办过“What Were You Wearing”(你当时穿的是什么?)展览,展出18个女性在遭遇性侵的时候穿的衣物,这些衣服包括牛仔裤、T恤衫,都非常普通。主办方负责人Kennes女士说:“在大街上的任何一个女孩,都可能穿成这样。”但是性侵依然发生了。另一条依据是,联合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女性穿着保守的中东地区,性侵发生率发生很高,而在女性可以穿着暴露性感的欧美国家,性犯罪率反而较低。
网友评论
既然性侵和女性自身内在因素无关,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受害者身上找茬呢?在界面文化刊发的《强奸的受害者不是某个女性,而是全体女性》一文当中,作者张之琪引用美国哲学家Claudia Card将强奸与恐怖主义做类比的做法,指出这种恐怖主义系统的运作方式:男性会制造出一种危险,让女性感到恐惧。接着,他们就可以用保护的名义提出解决方法,女性则需要以顺从与忠诚作为交换。
于是在这套系统中,被认为不值得保护的也就是不符合父权社会要求的女性气质的女性,以及拒绝顺从和忠诚的女性,受害时就可以被认为是活该。在《中国妇女报》刊发的《向“责备受害者”现象说不》的文章中,作者刘天红指出,按照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Melvin Lerner)的研究,我们倾向于“责备受害者”是因为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积极世界观”假设,在心态上把自己和受害者分开,相信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美好和公正的,才能生活下去。但这样做就忽略了其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总而言之,人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性侵是一种结构性的暴力,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问题不能够解决问题。
《沉默的真相》完结:社会派推理的魅力在哪里?
继《无证之罪》《坏小孩》之后,作家紫金陈的“社会派推理三部曲”第三部《长夜难明》改编剧《沉默的真相》也于上周完结,其口碑经历了“高开炸走”的历程。
剧情一开始,嫌疑人杀人抛尸,在地铁上被抓,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却在法庭现场临场翻供,提出了绝对的不在场证明。在调查这一案件的真凶时,警方查到了一起多年前的悬案。这样,地铁抛尸案的死者江阳的一生才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江阳一度是一名前途无量的年轻检察官,因为想要替遇害的同学洗刷冤屈,抓住案件背后的犯罪团伙,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遭到了无数打击和报复——找到证人,证人被杀;找到证物,证物被毁;他选择离婚,来保全亲人安全;他查明真相,却遭到陷害被投入狱中。最终,他选择了牺牲自己,来还原真相。
《沉默的真相》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和注重诡计和解谜乐趣的本格推理不同,由日本作家松本清张创立的社会派推理流派,注重对人性的描绘和剖析、反思社会问题。例如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就侧重揭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界与财界的官商勾结;今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译介的高野和明《消失的13级台阶》,讲述了主人公帮助失去记忆的死刑犯洗刷冤屈的故事,通过不同主体的视角,引导读者反思日本的死刑制度,思考罪犯改造等问题,追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
《沉默的真相》也是这样一部观后引人思考的社会派推理作品,和本格推理最后才揭晓凶手不同,本剧当中,观众很早就知道了当年悬案的幕后元凶——市长女婿、刑警队长等人官商勾结、草菅人命——却依然被检察官江阳历经多年为正义而战斗的故事动容。
紫金陈本人在微博中谈到,自己在《长夜难明》中“输出了个人价值观”,“看到这小说最终能这么好呈现,能多散发一束正义之光,今天真是太激动了。”《沉默的真相》以其社会派推理的魅力感染了很多人,观众们感动于江阳等人的勇敢无畏、追求正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就谈到了自己观剧的感受:“所有的黑暗都是指向光明,亦如所有的不义都是指向正义。正是对正义的向往,让我的心弦时常被波动,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一无所惧。”他还提到,“当命运之手把我们交付特殊的时刻,愿我们能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勇敢。”此外,剧中犯罪分子在多年之后才得到应有惩罚的剧情,也引发了“迟到的正义还算正义吗”等相关讨论。
《沉默的真相》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沉默的真相》等作品的走红,也引发了关于国产悬疑剧的春天是否到来的讨论。腾讯网《悬疑剧持续爆火,国产剧的春天真的来了?》一文就指出,正是这些悬疑剧中的社会派推理元素让读者产生共鸣——今年的高分悬疑剧都没有离开社会现实,虽然在推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硬伤,但是由于能够触发观众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所以好评颇高。
“文娱产业观”刊发的《
:国产悬疑剧真的迎来了转机?》一文指出,在21世纪初,刑侦剧占据了全年国产剧集总量的3/10,市场极为饱和,导致悬疑剧一度风光不再。如今悬疑剧的走红,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网剧题材尺度限制小、制作成本低、上线周期快等特点。不同的视频平台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例如《白夜追凶》的优酷和《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爱奇艺,让一些观众得出了“爱奇艺和优酷的竞争,最终便宜了观众,国产剧开始走向正轨”的评论。视频平台的深耕和剧作水平的提升,让悬疑剧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对当前剧作的水平,也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例如“北青艺评”《推理剧的春天远没有到来,而国产推理小说更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观察者表示,类型创作当中要警惕资本对创作的扭曲,“投资方只想赚钱,不关心创作”,即使是网剧中存在问题也没关系,因为资本更相信数字,看到某部剧火了,就会跟风。这位观察者还提醒需警惕从业人员的浮躁心态——这一行业中热钱很多,因此很多人并不追求完美,他们把事情做到七八分,把钱赚走就行。
参考资料:
中国妇女报:向“责备受害者”现象说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180913
“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么衣服?”
http://k.sina.com.cn/article_6385769298_17c9f1b52019006f6b.html?from=ent&subch=oent
强奸的受害者不是某个女性,而是全体女性 | 再谈强奸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t2d1i1EYND3J1VohRrJ_XA
【罗翔】《沉默的真相》沉重的剧情令人愤慨,我们都需要江阳们的勇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p4y1e7aL
悬疑剧持续爆火,国产剧的春天真的来了?
https://new.qq.com/rain/a/20200921A0L4OA00
《推理剧的春天远没有到来,而国产推理小说更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https://www.sohu.com/a/408154995_174736?_f=index_pagefocus_3&trans=000012_wm_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