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何婧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的重要引擎,近几年中国经济散发的热度备受关注,中国本土向海外资本进军的冲动,遵循着自身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中国资本在世界历史舞台的重要演绎。
跨国公司对全球资产组合战略进行调整,发展重点从内部整合转为外部扩张,通过并购的形式增加市场份额,维持盈利水平。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发达国家的并购案例值得借鉴。其中,美国并购发展历史上共经历5次并购高峰,五次并购浪潮各有其特点。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7至1904年,以横向并购为主,影响到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第二次并购潮始于1916年,主要涉及公共事业、采矿业、银行及制造业,以纵向并购为主,终结于1929年经济衰退时代初期;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后半期,也就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阶段以混合并购为主;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81~1989年,杠杆收购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非常盛行,一些超规模的并购诞生。下面着重分析发生在1992年至2005年期间,以全球跨国并购形式为主的第五次并购潮。
全球跨国并购活动活跃
在此期间美国一共发生了52045起并购案。无论是总量还是年平均量都大大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次并购潮,特别是1996至2000年五年共发生了40301起并购案,平均每年达到了8060起,并购活动异常活跃。
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跨境并购
第五次并购潮初期,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后期增长迅速。1995年至1999年间,90%的并购额度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内部,鲜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但此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并购快速增长,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跨国并购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除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间的并购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并购发达国家当地企业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由传统向新兴行业的并购
这一阶段跨国并购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信、金融、汽车、医药、传媒及互联网行业,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是本轮并购的亮点之一。总体上看,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并购对象的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其中电讯、汽车、医药、化工、石油天然气、银行等进入壁垒高、资产专用性强,并购数量较少,并购金额较高;而竞争激烈、管制放松的行业成为并购最集中的行业。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行业开始积极向新兴行业进军,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而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传统行业为依托,二者的兼并融合也就成为必然。其中,AOL对传统传媒巨子时代华纳的并购、盈动数码收购香港电讯等案例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强强联合的超级并购
第五次并购潮的另一个特点是并购个案金额巨大,数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多数并购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巨型航母之间的整合。巨额的并购事件对一些行业原有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市场势力的再分配为更大规模的并购创造了更多机会。
以并购集中的汽车业为例,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先后发生了戴姆勒—奔驰并购克莱斯勒,福特并购沃尔沃,雷诺收购日产,通用并购菲亚特,戴姆勒—奔驰并购三菱,通用收购大宇等重大并购事件,带动了汽车业的全球重组,致使全球汽车业的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经过此轮并购,到上世纪末,世界前10大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80%。
并购动机更多元 经济全球化加深
在此轮的并购中,跨国公司的并购动机除了传统意义上规模的横向扩张,还包括寻求新的市场。提高市场进入效率和控制力、增强协同效应、融资便利、拓展所有权优势、战略跟随以及经理人的个人愿望等也在此轮的并购活动中有所体现,其中,基于对全球创新能力的整合和战略资源的掌控成为跨境并购的主要动因。同时,并购潮也不可不勉地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行业巨头的合并不一定会导致竞争的削弱,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巨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收购潮中,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通过对全球资源整合在其所在领域中称雄,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压力。
作为拥有百年并购历史的美国,其每一次并购浪潮都显著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体经济实现腾飞。美国的资本主义市场发展完善,并购已经变成一种市场行为,而中国的并购不完全是市场行为,很多案例还是由政府参与和主导,但美国的并购史对于中国公司的并购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有一定的共性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