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外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日益令人失望的”世界經濟面臨“同步放緩”威脅以及越來越多的風險,包括又一波金融市場動盪和反對全球化的政治反彈。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3日報道,在12日發表的半年度《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IMF把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至3.2%,並調降了其對多個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的預期。
報道稱,IMF表示,世界經濟越來越容易受到“下行風險”的衝擊,包括市場在今年初遭遇中國開啟的跌勢之後的進一步動盪,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增長乏力的政治後果。“經濟增長太慢,而且持續太久了,”IMF首席經濟學家莫裏斯·奧布斯特菲爾德(Maurice Obstfeld)表示。他警告稱,目前各方普遍感覺有太多人落在後面。
“在整個歐洲,一度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政治共識正在出現裂縫,”他表示。他認為,難民危機和最近的恐怖襲擊與經濟壓力(包括工資停滯)相結合,催生了一股“內向型的民族主義浪潮”。
他說,在美國,針對全球化的反彈“可能遏止甚至逆轉戰後貿易越來越開放的趨勢”。報道稱,突顯其感到擔憂的一個跡像是,IMF呼籲大型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擬定相關政策,這些政策“在跡象顯示全球下行風險即將成真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實施”,以免重新陷入全球經濟衰退。
IMF表示,同步放緩的威脅要求“採取大膽的多邊行動,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關鍵階段刺激增長,遏制風險”。報道稱,該組織在其暗淡的預測中調降了各大經濟體的增長前景,它現在預計美國今年增長2.4%,日本增長0.5%,歐元區增長1.5%,而英國今年的增長預測也被下調至1.9%。
大型經濟體當中的一個亮點是中國;IMF表示,它現在相信中國經濟在2016年將增長6.5%,高於其此前預測的6.3%,這得益於北京方面為了達到政治意義重大的增長目標而出臺的短期刺激措施。但就連這個好消息也是帶有警示的。IMF表示,它調降了對中國的長期預測,因為較好的短期局面是建立在擴大信貸等不健康政策基礎上的,這些政策未來將給經濟增長帶來代價。
另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4月12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中顯示,國際貨幣基金將2016年與2017年的中國GDP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2個百分點至6.5%和6.2%。
國際貨幣基金的分析人士指出:“成為購買力平價指標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在經過10年的信貸與投資飛速增長階段之後,正在向更為穩定的增長模式轉型,其過程具有歷史性意義,但卻複雜。”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應該會克服這些挑戰,上一次預測也在整體上與實際吻合。
在IMF指出的重大危機中,金融危機的重現、市場信心和需求的負回饋環都在其列。儘管資產價格最近有所反彈,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金融條件自2014年年中以來不斷趨緊。
彭博援引IMF表示,出口疲弱和投資放緩影響了美國經濟前景;日本提高消費稅進一步抑制了該國經濟增長;石油、小麥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進一步降低了大宗生產商盈利。
IMF首席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評論稱,全球經濟疲軟已經太久,對於全球經濟決策者來說,犯錯的空間不多了。不過,他認為,只要各國決策者能夠清晰認識到他們共同面對的風險,並能合作應對,就能夠提振市場信心,支撐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