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黃埔軍校聯誼會暢談黃埔精神

text

(亞太專遞)澳大利亞黃埔軍校聯誼會暢談黃埔精神

新華社堪培拉6月2日電澳大利亞黃埔軍校聯誼會2日晚在堪培拉舉行座談會,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與會人士重溫了黃埔軍校在中國歷史特別是軍事史上的深遠影響和重要作用,緬懷黃埔先烈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暢談黃埔精神在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旅居在南澳州阿德萊德的陳治書老先生是黃埔17期生。這位年近91歲的馬來西亞華僑在書面發言中回憶了自己在黃埔軍校學習生活的點滴往事。1940年為了投身於祖國的抗日戰爭,年僅16歲的陳先生毅然中斷學業,告別家人,到新加坡的中國外交機構報考中央軍校,作為華僑生被錄取入26總隊,在貴州的第4分校學習。他說,在軍校時雖然訓練和生活都很辛苦,但他心裏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打鬼子,報效祖國。軍校轉到廣西時曾和日本兵的三個大隊激戰,同學們都視死如歸,奮勇殺敵。

家住西澳州珀斯的百歲老人王志芳女士是抗日名將、黃埔六期生陳中柱將軍的遺孀。1941年陳將軍在抗日戰場上壯烈犧牲後,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割下他的頭顱。王女士拼死向敵寇索要夫頭,表現出大無畏的黃埔氣概。她說,今天我們黃埔人所要做的就是繼承黃埔先烈的遺志,不分黨派,不論個人的政治信仰,把中華民族的大義放在第一位。

黃埔後代張寧天在發言中談到了黃埔精神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指出,黃埔精神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特定時期的生動反映。在黃埔同學身上體現出的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親愛精誠的團結精神、英勇作戰的犧牲精神、恪盡職守的奮鬥精神不僅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對黃埔後代的影響也是無與倫比的。他表示,黃埔後代與黃埔精神有著天然的、割不斷的聯繫與淵源,傳承黃埔精神是黃埔後代義不容辭的責任。

聯誼會會長陳蔚東強調,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的初衷,便是建立革命的軍隊,實現中國的統一。中山先生曾告誡說:“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奮鬥。”陳蔚東說,如今臺海兩岸還處於分離狀態,促進祖國統一是黃埔人光榮而神聖的使命。他呼籲無論是在臺海兩岸還是在海外的黃埔同學和黃埔親友都要牢記孫中山先生的教誨,延續黃埔情誼,以中華文化來促進兩岸的民族認同,以“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來融洽同胞間的血脈親情,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共圓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