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茅盾文學獎:以文學之燈照亮前路

新華社

text

9月29日,5名第9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金宇澄、李佩甫、王蒙、格非、蘇童(從左至右)在頒獎典禮上登臺亮相。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史競男、陳哨)29日晚,第9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秋雨霏霏,為這個屬於文學的夜晚更添一份詩意。

茅盾文學獎根據茅盾先生遺願於1981年設立,旨在褒獎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是中國目前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今夜,文藝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中國長篇小說最高榮譽的歸屬——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這5部獲獎作品被永久地留在了中國文學的殿堂中

“這5部書不會辜負珍貴的信任,每一部都凝聚著作家深厚的體驗和精湛的功力,在漫長的時光、寂寞的勞作中淬煉而成,它們拓展了漢語文學的精神空間,標誌著2011到2014年間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輝煌成就。”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主任鐵凝深情致辭。

現場掌聲雷動,5位獲獎作家登臺,接受屬於他們的榮光——

《江南三部曲》以對歷史和現實鄭重負責的態度,深切注視著現代中國的壯闊歷程;

《這邊風景》具有特定時代的印痕和局限,是歷史真實的年輪和節疤,但穿越歲月而依舊常綠;

以時代與人為主題的《生命冊》正如李佩甫所深愛的大平原,寬闊深厚的土地上,誠懇地留下了時代的足跡;

《繁花》將人們帶入現代都市生活的夾層和皺褶,亂花迷眼、水銀瀉地,在生計風物中見出世相大觀;

《黃雀記》遙望著丟失的魂魄,是對艱難境遇中、時代變遷下人的靈魂狀況滿懷悲憫和痛惜地剖白……

這是對文學的熱誠禮讚,將人們再次帶回豐贍綿密又高遠寥廓的藝術世界中。每一部作品都如同一盞明亮的燈,照亮無數讀者的靈魂。

作家格非在答辭中說:“文學寫作不僅僅關乎娛樂和趣味,也關乎良知,關乎是非,關乎世道人心。”

“好的文學作品不僅是評出來的,更是讀出來的,是偉大的讀者造就了偉大的作家和作品。”鐵凝說,今晚的盛典屬於所有辛勤的創作者。祝福所有在文學之路上跋涉、攀登的人們,創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以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