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北海道:肉质柔软的十胜嫩牛

亞太日報

text

十勝嫩牛肉質極嫩。 圖片來自網絡。

【亞太日報訊】用炭火烤過的肉,切面閃著玫瑰色澤,一看就知道肉質極嫩。這便是利用雄性荷蘭奶牛(Holstein)培育的食用牛、在牛年幼之時就出欄的“十勝嫩牛。肉質軟嫩且瘦肉多的特點,蘊含的力量足以顛覆重視“霜降(脂肪分佈、含量)的傳統牛肉世界。

據《朝日新聞》中文網報道,“十勝清水町農業協同組合(JA十勝清水町)2月下旬在東京都世田谷區的意大利餐廳舉行了十勝嫩牛試吃會。生產組合組長吉田哲郎(38歲)面向女性料理研究家們,說明了牛的健康養殖方法。吉田說:“此次前來,是為了能從品嘗之後的感想入手,在追求何種肉質方面得到指教。

其中的一位參加者,在橫濱市內開設料理教室的高谷華子(47歲)作為評論者,在自家烹飪了十勝嫩牛肉。“肉色較淡,第一印象覺得是超市的廉價肉。但沒想到肉質有著上好的口感。烤牛肉配芥末醬油,用來涮火鍋也味道清新,和芝麻醬蘸料絕配。“我覺得很容易就能融合到和食(日式料理)中。

十勝嫩牛料理。 圖片來自網絡。

清水町是十勝地區屈指可數的乳畜業區,年產約1萬頭荷蘭奶牛仔牛出生。對其中一半的5000頭雄性牛付以怎樣的商品價值,與農戶的穩定經營息息相關。

荷蘭奶牛不易長脂肪,在黑毛和牛稱霸的市場中一直被限於用作國產奶牛,且面臨著與進口牛的價格競爭。JA十勝清水町參事岡田繁(53歲)意識到,“市場需要具有獨特品質的牛肉。

岡田於1980年代中期加入農協,奶農們曾苦於設備投資借款和奶價下跌。僅僅是控制支出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提高生產效率,轉變為善於“銷售的農協。而這樣的決心正是岡田的出發點。

荷蘭奶牛在出生後的14個月中,肌肉增加迅速,隨後才會一點一點長脂肪。也有消費者並不喜歡這種牛成熟之後的獨有味道。岡田的團隊則與重視脂肪的潮流背道而馳的,選擇了在肉質還軟嫩之時就將牛出欄售出的做法。

“十勝嫩牛的經營始於1996年,當初的課題是如何體現肉質的美味。岡田說:“因為沒有前例,只好反復調整飼料搭配與餵養方式隨後再試吃,如此往復。經過3年,終於摸索出了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