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中國對外援助升級
“造血”傾向顯著
新華社記者
劉斐
王希
中國儘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仍堅持不斷擴大對外援助規模,並越來越注重內涵與品質的升級。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介紹,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為893.4億元人民幣(按10日外匯牌價約合144億美元),其中82.3%的資金集中分佈於亞非地區。儘管成套項目建設和物資援助仍是主要援助方式,但技術合作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增長顯著。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所長王濼說,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盡力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在此次發佈的白皮書中,專辟了一章介紹“能力建設”。“中國堅持‘授人以漁’的援助理念,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志願者服務等方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經驗和實用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增強自主發展的造血功能。”
中國在1953年至2009年的57年間為發展中國家培訓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在內的人員12萬人次,而在2010年至2012年的3年間,中國在本國辦的培訓班就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人員49148名,此外還資助了76845名留學生來華學習。
2010年至2012年間,中國共在61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技術合作項目170個,向50多個國家派遣了2000多名各類專家,展開廣泛的技術合作,轉讓適用技術,提高受援國技術管理水準。
“以非洲而言,過去許多中國人援建的項目在中方撤走後就進行不下去了,受援國對援助提供者的依賴性太強。”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說,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有核心作用,而中國越來越重視對外援助的可持續性,則十分有利於當地形成自我發展的良性迴圈。
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至今,已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約61美元至約6800美元的跨越式增長,現代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得到健全,對外開放水準持續深化提高,人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民主法制和社會建設日益取得新進展。
今年,中國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方面改革都將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將力爭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戴雨果表示,中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它的發展模式也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研究的範例。
白皮書說,中國提供對外援助,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受援國內政,充分尊重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諾、互利共贏是中國對外援助的基本原則。
王濼認為,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援助是一種南南合作,主要是推廣經驗,而受援國在學習這些經驗模式後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中國的發展模式只是一種借鑒的可能,並非強制推廣。
與此同時,中國的工業化尚未完全實現,傳統產業仍在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剛剛起步。而受中國援助最多的亞非地區多數國家則處於工業化剛剛起步,或者尚未開展的階段。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出訪非洲時表示,中方將積極參與非洲工業化進程,加強同非洲的產業合作,增強非洲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中非產業戰略對接。
李智彪說,中國與亞非許多受援國家都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中方的產業與經驗更適合這些受援國家,中方比較成熟的低中端技術產業可以幫助這些國家較快地發展起製造業和推進工業化進程,又有助於其從中方的發展進程中吸取經驗教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