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众多的重大工程不断落地,与此同时,对于风险防范和风险防控的研究将日益的重要。"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以及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可以说民族、宗教、地域、派系对立严重,因此潜在的风险系数也是非常高的。加上沿线许多国家内部政治对立,加之美国、日本等国家与中国的利益博弈交织使得这些区域的斗争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的风险研究。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沿线国家的政府更迭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许多存在结构性、长期性、经常性的政权更迭风险因素。
所以说,中国在沿线国家投资的项目经常受到政府更迭带来的影响和冲击,2013年中铝集团投资的蒙古ETT煤矿就因为政府更迭带来了违约事件,2015年中港湾公司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也因为这一原因被停工,这些事件都使得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受损。
其次,需要关注沿线国家战争和政治危机。"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也往往容易被所在国内部政争绑架,受到政治危机和战争所累。
导致项目受损,2011年利比亚危机对中国投资造成的损失就极为严重,2015年的也门危机也影响到中国资本在所在国的利益;此外,沿线国家国内的政变以及其他国内危机也将影响到资本和人员的安全。
第三,需要关注沿线国家经济民族主义。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直到目前世界经济的复苏依然乏力。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经济的低迷和失业率的高企使得许多国家的排外情绪高涨。特别是沿线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抬头逐渐催生了贸易保护的壁垒,甚至借助"国家安全审查"的借口对中国投资进行阻扰,使得中国与沿线国家实现真正的"五通"变的困难重重。
第四、需要关注在沿线国家的形象风险。毋庸置疑,国家形象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民心相通,同时也会影响到"一带一路"其他领域的进展。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塑造中国在沿线国家的良好国家形象至关重要。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采用真正的"接地气"的方式,从当地民众的所需出发,做好企业的社会责任,用心去接触,才能深入民心。
第五,需要关注沿线国家的法律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风格各异,国内的法律更是千差万别,投资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法律体系研究,避免出现政策误判,以及因为不了解当地法律而造成的投资困境。
"一带一路"是百年大计,走出去的点点滴滴都需要统筹考量,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要有顶层设计,更需要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人才储备,需要有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地区国别研究的人才,真正深入沿线国家,做好充分的风险调研,提供足够的资讯参考,才能使得"一带一路"成为经受起历史考验的伟大工程,才能更好的打造利益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