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边境农民致富路:“主动干”吃上“小康饭”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洛桑旦增销售的青稞糌粑等特色农畜产品。 张伟 摄

中新网西藏隆子7月22日电 题:西藏边境农民致富路:“主动干”吃上“小康饭”

作者 张伟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肯定舍不得,对全新的生活也有过担忧,但我还是坚决主动要求搬出来。”隆子县是西藏山南市四个边境县之一,三年前,该县雪沙乡普卓村村民群培离开生活了近四十年的故土,成为该村第一批搬迁至县政府所在地隆子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户。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以前的生活太苦。”群培说,普卓村到隆子县城有4个小时的车程,且高寒缺氧。群培种青稞,养牛羊,妻子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约在7000元(人民币,下同)上下。但由于群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还要抚养两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

图为群培(左)为青年职工进行技术指导。 张伟 摄

2016年,普卓村将群培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生性要强的他心里不是滋味。听说周边村民搬迁到县城后勤劳致富,他主动找到普卓村村委会表达了要搬迁的意愿。2017年9月,一家四口从失修漏雨的土坯房搬出,住进了隆子镇叶巴村近100平方米的独家小院。

“生活便利了太多。”群培说,以前孩子想吃苹果,要等着搭顺路的摩托车到县城去买,现在周边就有超市、茶馆、饭店,即便有个别买不到的东西,坐班车去山南市也方便得很。“但我不敢轻易消费,缺少一技之长还是没有稳定收入。”

图为群培和妻子在新家的客厅里。 张伟 摄

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干”,借助隆子县产业扶贫项目--“菜篮子”工程提供的就近就便就业机会,群培和妻子走上了一条学习农业技术,改善生活的致富路。

“与其羡慕别人过得好,不如自己多学多做。”群培说,当内地农业专家来培训时,虽然很多名词听不懂,但他会仔细记下专家的每一步操作过程,反复揣摩,“嫁接、育种这类技术不好掌握,我会请人帮忙把相关要点翻译成藏语,遇到难题就及时找懂的人求助,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图为洛桑旦增为自家青稞产品设计的商标与特色包装。 张伟 摄

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凭着浓厚的兴趣,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今年已经42岁的群培“后来居上”,成为了隆子县“菜篮子”工程种植基地的农业技术员和负责人之一,每月工资涨到5000多元,妻子每月也有3500多元。“现在全家一个月的收入比之前一年的还要多。”

在隆子县热荣乡,同为42岁的洛桑旦增很早就实现了致富梦,他畅想着要把以自己名字注册商标的“洛旦”牌黑青稞糌粑卖到全中国。

图为2015年,隆子黑青稞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张伟 摄

17年前,作为全乡为数不多有初中学历的农民,洛桑旦增靠着借来的2000元钱,从开小商店起步,走出了他的致富路。

2015年,隆子黑青稞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直寻找创业机会的洛桑旦增主动联系申报了热荣乡扶贫产业项目,建立了以黑青稞、白青稞、蓝青稞糌粑等为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合作社,并在政府帮扶下,把销售门店开到了隆子县城。

图为洛桑旦增介绍青稞的功效。 张伟 摄

为了提升产量和竞争力,洛桑旦增一边将传统水磨升级为电磨,扩建加工厂,一边积极丰富产品种类,注册商标。“要让我的产品有辨识度,商标必须有特色。借鉴了很多同类产品之后,我有了大概的想法,然后自己画出草图,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设计完成。”

“现在知名度有了,销量还得再上一个台阶。”2019年,洛桑旦增的合作社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但他没有停步,于当年年底入驻隆子县电子商务中心,开了淘宝店,并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微商。虽然2020年因为疫情,销售受到影响,但洛桑旦增把西藏黑青稞糌粑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内地8个省市。

图为群培新家外景。 张伟 摄

看到洛桑旦增的成功,有些村民也加入他的合作社。对于这些新合伙人,洛桑旦增选择在不收取入股资金的情况下,先让他们享受分红。“经营上的风险由我来承担,只为坚定大家的信心,把事业做大做强,共同吃上‘小康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