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中國經濟首月開門紅

香港商報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經濟2017年首月主要指標陸續公布:PMI連續6個月站上榮枯線、外貿數據回穩反彈、CPI和PPI同比漲幅雙雙擴大、新經濟蓬勃發展。首月核心數據透露出,中國經濟不僅緩中趨穩,更在穩中向好。

困難和挑戰仍存

萬事開頭難。在首月經濟平穩開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未來走勢備受關注。“結合近期發布的數據來看,我國內外需均有所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經濟有望延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勢頭。”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但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存在,企穩向好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以外貿為例,“開門紅”的背後,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1月單月進出口數據並不能代表全年走勢。今年內地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困難不是短期的。

穩中求進夯實向好勢頭

從首月到首季,從首季到半年、全年,中國經濟仍需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中國經濟穩中求進,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增長新動能是否真正形成,是否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主導作用,是判斷經濟是否具有企穩基礎的最主要因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說,目前經濟增長積極因素增多,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整體來看,新動能不夠強大,新舊動能接續的任務還沒真正完成。

新年伊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旨在培育和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促進動力轉換與接續:

推進改革激活力。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提升融合增動能。國辦印發了《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不僅突出對新動能的培育,也提出要積極運用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突破瓶頸謀長遠。20多個部門通力配合的《中國製造2025》“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已於近日全部完成,著力突破製造業發展的瓶頸短板,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各地各部門不僅鎖定“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細化實施方案,還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方面發力,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新活力。

在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堅持穩中求進,奮力迎難而上,中國經濟必將夯實穩中向好勢頭。

(香港商報)